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8年第10期
编号:11707924
温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1日 《中国针灸》 2008年第10期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24,中医辨证属寒湿凝滞型。主症:下腹胀痛有冷感,腰骶胀痛或冷痛不适,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次症:形寒肢冷,经期腹痛加重,或见月经延后、量少,色紫暗;舌质淡暗、苔白厚或滑腻,脉沉弦或弦紧。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辨证为寒湿凝滞型者;年龄在18~50岁之间。

    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上述诊断及纳入标准;妊娠期或近期准备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患者;合并神经、精神疾患或不愿合作者;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急性期病情危重者;针刺有不良反应或不愿接受针灸治疗者;近期曾采用同类药物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温针灸组

    取穴:关元、气海、三阴交、子宫穴、足三里、肾俞。操作方法:患者排尿后,针刺腹部及下肢穴位取仰卧位,针刺腰背部穴位取俯卧位,选定穴位,常规皮肤消毒,针具选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佗牌0.35 mm×40 mm的不锈钢针,用中等刺激,得气后施补法。在针柄套上2.5 cm长的艾条,艾条距皮肤约4 cm,点燃艾条施灸,每穴灸2壮,整个治疗约40 min,每日1次。

    2.2 中药组

    内服中药汤剂,药物组成:吴茱萸15 g、乌药12 g、荔枝核15 g、红藤20 g、败酱草20 g、元胡15 g、制乳没各6 g、益母草30 g、金银花30 g、黄芪30 g、狗脊15 g、薏苡仁30 g、炮山甲10 g、生甘草3 g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