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中医》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482355
对120例艾滋病患者中医证候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张万方 梁伟雄 陈诣捷 贾卫东 岑玉文
第1页

    参见附件(231KB,4页)。

    张万方 梁伟雄 陈诣捷 贾卫东 岑玉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市荔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滋病中医证候调查表》对12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并检测CD4+T淋巴细胞。结果:肝经风火、湿毒蕴结型占30.0%,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占20.8%,气郁痰阻、瘀血内停型占20.0%,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占15.0%,热毒蕴结、痰热壅肺型占8.3%,此5型共占94.1%。5个中医证型在不同性别、消瘦程度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分段、感染途径方面,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中医证型的AIDS患者CD4计数(分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气郁痰阻、瘀血内停型及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患者以CD4100/mm3多见;热毒蕴结、痰热壅肺型与肝经风火、湿毒蕴结型患者以CD4≥100/mm3多见。CD4100/mm3的患者,症状总积分、全身状况积分、心脑系积分、肺系积分、脾胃系积分均高于CD4≥100/mm3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艾滋病患者以热证居多,又分为实热证、虚热证,其次以虚实夹杂证为主。中医辨证分型与性别、感染途径、消瘦、年龄段及CD4计数密切相关,CD4+T淋巴细胞可以作为判断中医证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关键词】 艾滋病 中医证型 影响因素

    【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编号:2006BAI04A21-3)

    【分类号】R259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而证候的确定,能够不同程度地揭示病性、病位、病因、病机,为治疗提供依据并指明方向,是中医认识疾病的根本所在,而艾滋病(AIDS)的中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证治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笔者采用2009年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研制的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1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