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22例早中期中医辨证论治体会
中医疗法,分期论治,荆防败毒散,清心凉膈散
第1页 |
参见附件(172KB,3页)。
彭剑虹 郑志文 黄淑玲 董明国 王文辉 卢晓敏 招晶晶 东莞市中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22例基孔肯雅热患者的早中期中医证候特点,以及中药治疗的疗效,以期为今后的基孔肯雅热防治工作积累经验,为中医辨治基孔肯雅热提供思路。方法:46例患者分为中西结合组22例及西医组24例,西医组予对症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早期患者采用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中期患者采用清心凉膈散加减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发热、皮疹、关节疼痛持续时间。结果:早期主要表现为发热(100%)、恶寒(90.91%)、口苦(54.55%)、口渴(59.09%)、头痛(59.09%)、肌肉酸痛(63.64%)、肢体困倦(63.64%)、纳差(63.64%)、关节疼痛(77.27%)、皮疹(68.18%)、关节屈伸不利(54.55%)、舌红(50.00%)、苔薄白(50.00%),脉浮(63.64%);中期发热、恶寒减少,而皮疹增多(72.73%),伴汗出(45.45%)、关节疼痛(40.91%)、肌肉酸痛(36.36%)、溲赤(36.36%)、口渴(36.36%)、脉濡(45.45%)或滑(45.45%)。2组患者治疗后发热最高体温、发热持续时间及皮疹持续时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关节疼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基孔肯雅热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疼痛,早中期中医辨证治疗可缩短基孔肯雅热患者关节疼痛时间。
【关键词】 基孔肯雅热 中医疗法 分期论治 荆防败毒散 清心凉膈散
【分类号】R259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引起的,经伊蚊叮咬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我国南方地区蚊子种类以白蚊伊蚊与埃及伊蚊为主,存在该病流行的媒介,除2008年广东检验检疫局[1]报道的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2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