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冠胶囊干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实验研究
一氧化氮,内皮素,假血友病因子,动物实验,兔
第1页 |
参见附件(351KB,3页)。
陈立 黎丽娴 赵焕佳 陈伟明 吕文婧 刘淑玲 陈伯钧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摘要】目的:观察通冠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不同阶段血管内皮功能损害的干预情况。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通冠胶囊小、中、大剂量组共6组,每组6只,通过免疫性内皮损伤合并高脂饲料诱导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实验动物模型,高脂对照组喂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组在高脂对照组基础上加喂阿托伐他汀5mg/kg/d,通冠胶囊小、中、大剂量组在高脂对照组基础上每天分别加喂通冠胶囊3mg、9mg及15mg,分别于实验开始2、6周末测定血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假血友病因子(vWF),实验结束后取髂外动脉行血管内皮病理学检测。结果:6周末通冠胶囊中剂量组TC、小剂量组、高脂对照组TC、LDL-C均较2周末显著升高(P0.05,P0.01),通冠胶囊大剂量组TC显著降低,同时伴有HDL-C升高(P0.01)。6周末通冠胶囊大剂量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及高脂对照组(P0.05)。通冠胶囊小剂量组、中剂量组、高脂对照组组内前后比较,vWF、ET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NO显著降低(P0.05);通冠胶囊大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NO显著升高(P0.05)。6周末通冠胶囊大剂量组与阿托伐他汀组、高脂对照组比较,NO水平明显升高(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大剂量通冠胶囊与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抑制血管内膜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结论:通冠胶囊能够显著提高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内皮因子NO水平,降低vWF及ET水平,从而改善血管的舒缩、凝血及纤溶功能;并能提高血中HDL-C水平及降低TC水平,因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关键词】 通冠胶囊 动脉粥样硬化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假血友病因子 动物实验 兔
【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08B080701031)
【分类号】R285.5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是多因素、多环节互相影响的复杂过程,Ross修正的“损伤反应”学说提出将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AS的发生紧密联系在一起[1]。大量研究表明,血管内皮受损和内皮功能减退是AS的重要始动因素,而循环血中内皮功能标志物变化的检测是现今评价AS血管内皮功能的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51KB,3页)。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新中医》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