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中医》 > 2012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480694
参附注射液对心肺复苏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日 邓秋迎 陶兰亭 王大伟


第1页

    参见附件(201KB,3页)。

    邓秋迎 陶兰亭 王大伟 广东省中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肺复苏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本院53例经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建立(复苏成功)大于24h的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应用抢救措施及急救药物,试验组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及成功后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附注射液。观察复苏成功1、2、6、12、24h,及第2、3天的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第1、2、3、5、7天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并比较2组的病死率。结果:试验组5次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心肺复苏成功1h、2h、6h、12h、24h血氧饱和度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4h之后(不含心肺复苏成功24h)2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参附注射液可提高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初期血氧饱和度。试验组心肺复苏成功6h之后(不含心肺复苏成功6h)平均动脉压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肺复苏成功1h、2h、6h平均动脉压,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参附注射液可稳定提高患者心肺复苏成功远期平均动脉压。病死率试验组为34.6%,对照组为59.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中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可能是一种新的协同用药,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中医疗法 参附注射液

    【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0903119) 广州中医药大学创新基金课题(编号:2007C045)

    【分类号】R278

    心脏骤停是急诊急救中的常见疾病,其临床复苏效果不佳,成功率不高。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经过基本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在复苏后处理阶段能否有效地维持心脏和循环功能,是能否最终心肺复苏(CPR)成功的关键。2008年以来,笔者在CPR即刻及CPR成功后应用参附注射液,观察其对CPR患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1KB,3页)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