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论“喜”
第1页 |
参见附件(251KB,2页)。
关键词 内经 喜 中医 学术发掘
喜,即喜悦、高兴。《内经》认为,喜在正常情况下为五志之一,是机体情志变化的正常反应,但在病理情况下,喜既可以作为病因导致疾病,又可作为一种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独立的疾病,同时也是某些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在治疗上,《内经》针对喜病的病机特点提出了基本的治疗法则,并且从养生学角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 喜为五志之一
喜是五志之一,喜是机体情志变化的正常反应,喜是五志中唯一被人们所向往的情绪体验,它通过调节人体气血和荣卫的功能给人们带来的是愉悦和舒畅的感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举痛论》曰:“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喜志的生成与阳气、精气、膻中等有关,如《灵枢·行针》云:“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灵枢·九针论》曰:“精气……,并心则喜”;《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吴昆注曰:“膻中气化,则阳气舒而令人喜乐”[1]。喜志须有节、有度、有时、适当,人体方可健康无病,若“喜怒不节”、“喜怒不测”、“喜怒不适”或“喜怒不时”,则为异常之喜,常导致人体发病。
2 喜志异常
异常情况下,喜则可成为致病因素或是临床的一种症状。《内经》从病因学、症状学等角度,对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虽散见于各篇,但直至今日,对临床仍有一定的指导价值,简述如下。
2.1 喜为病因,伤气、伤阳、伤心、伤神、伤魄、引起狂病:《内经》认为喜如同自然界的风雨寒暑和生活中的饮食劳倦一样,都可以成为人体常见的致病因素,如《灵枢·口问》云:“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就是明确把喜作为一种基本病因来看待的。
伤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指大喜、过喜的情志变化,可损伤人体正气,使病生于内;《素问·举痛论》“喜则气缓”,正常情况下,心主血脉,心气充盈于头面;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君火宜降,降则肾水得温,五脏六腑皆受其主,喜伤心,可引起正气缓散,心气虚衰,致上充头面、下济肾水功能失调,而成心肾不交证。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即大喜损伤人体阳气,吴昆注曰:“大喜则气不续,令人卒死,暴喜伤阳也”[1]。伤心:心火上炎,温煦推动血脉运行,心在志为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喜伤心”。吴昆注日:“过于喜则心气自伤”[1]。伤神:《灵枢·本神》云:“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指暴喜狂乐无度,会使神气耗散。伤魄:《灵枢·本神》云:“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张隐庵注:“喜乐,心之情也,如肺因喜乐无极,则伤肺藏之魄”[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