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7年第2期
编号:11405545
治痿勿忘阳虚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王殿华 陈金亮
第1页

    参见附件(121KB,1页)。

     关键词 痿证 阳虚 中医治法

    论及痿证治法,医者多宗《内经》“治痿独取阳明”之则,用健脾益气治之。后因张子和提出了“痿病无寒”的论点,医家则多用甘凉滋润之品治之,恐伤津耗血,损精伤阴,于痿无益。鲜有用温阳法治之者,然证之临床却有不妥。笔者总结观察了上万份痿证患者(包括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脊髓空洞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发现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痿证患者伴有阳虚症状,加用温阳之药治疗后,症状明显得到改善。因此,笔者认为:“治痿勿忘阳虚”。

    痿证的形成,其原因有内外之分,内因当责之正气亏虚,多由脏腑虚弱,阴血亏损,肌肉筋脉失养所致,是以阴虚致痿。但阳虚发病者临床亦不少见。阳气虚弱,气化失职,温煦推动功能减退,皮毛、肌肤、分肉、腠理不得温煦,阴血化源无续,津液无以输布,阳失“柔者养筋"之职,久之形成痿病。前贤亦有人提出痿证属虚寒的。如《扁鹊心书》曾言:痿证“虚寒之证,亦颇不少”,可惜未引起后人重视。生理上,阴阳互根互用,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阴精的化生,必有赖于阳气推动,无阳则阴无以生;同样,阳气的生成,必赖阴精的奉养,阴精则是阳气发挥功能的物质基础,无阴则阳亦无以生,即所谓:“孤阴不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1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