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7年第4期
编号:11432179
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癌举例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日 花海兵
第1页

    参见附件(125KB,1页)。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胃癌 医案

    黄芪建中汤为《金匮要略》方,由桂枝、白芍、黄芪、甘草、生姜、饴糖、大枣组成。主治虚劳不足,腹中拘急,自汗或盗汗,短气,肢体困倦,脉虚大。笔者临床灵活化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用以治疗胃癌,获较好疗效,兹择案介绍如下。

    陈某,女,51岁。胃癌姑息术后,2001年6月入院。2001年3月因“胃癌出血”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周围淋巴结转移及腹壁转移,行姑息性切除。病理为粘液腺癌。术后白细胞下降,一般情况差,未化疗。住院后予“惠尔血”等升白、支持处理后,勉强化疗2疗程。同年9月,发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3.0cm×3.0cm)而再来求诊。诊见:消瘦恶液质,面色黧黑,困倦短气,动则汗出,纳谷不馨,大便干结,舌淡苔白,脉细弱。证属脾虚气弱,痰瘀互结。治拟温阳建中,扶正固本。方用:黄芪、生龙骨、生牡蛎、蒲公英、猫爪草、绞股蓝、麦芽糖、白芍、党参各30g,白术、玄参各20g,浙贝母、谷芽、麦芽、炙甘草各10g,大枣10枚,肉桂6g。调治3月,体力渐增,左锁骨上淋巴结明显缩小。再治疗3月,淋巴结消失。2002年6月,病人因摔下楼梯致双手骨折,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复发(3.0cm×3.0cm)。继以上方调治,佐以莪术、鼠妇等化瘀之品。1年后转移之淋巴结缩小至2.0cm×2.0cm,无他处转移病灶,在条件允许下予左锁骨上淋巴结局部60Co放疗,肿块消失。共用上方调治4年,至今已生存5年。

    病人胃癌晚期恶液质状态,正气虚弱,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气血阴阳、脏腑等多方面不平衡,同时癌邪鸱张,远处转移。此时,不应予急图攻癌,而以黄芪建中汤加减调和气血、扶正固本、健运中州,以期“留人治病”。药后3月病情出现转机并向愈,正气渐复,精神、食欲俱佳,淋巴结也消退。后复外伤骨折,正气受伐,痰瘀复结,癌毒复张,再以上法,扶正解毒、化瘀散结,益以莪术、鼠妇等散结化瘀之品,调治1年,后辅以局部放疗告效。获得良好的生存质量。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5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