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理学探讨针灸作用于人体的特性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药理学 时效关系 特异性耐受性传统针灸学是前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针灸作用规律的总结,对临床有重要指导作用。要使这古老的针灸疗法魅力永存,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是必经之路。在探讨针灸的作用机制过程中,容易让人与现代药理学相联系,药物作用于人体有时效性、特异性、耐受性等特性,针灸作用于人体是否也有这些特性呢?
1 时效关系
从大量的实验所得出的针灸与药物作用的时效曲线十分相似。而针灸效应的产生亦有速缓之别,如针灸对胃肠道运动的影响能迅速产生;电针对肝脏Kupffer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则需在针后第6天方显效。其之所以相差甚远就似药物的起效时间不同。有人观察100例中风偏瘫患者,采用统计学方法随机分为日针2次(甲)和日针1次(乙)两组,结果临床疗效甲组优于乙组,由此证明针刺间隔时间长短能影响疗效。可见,当今临床盛行的针灸治疗日行1次还是2次或多次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此方面,现代药理学是按药物半衰期决定治疗次数,一般经5个半衰期达到相对稳定,此时血药的稳态浓度取决于给药间隔时间和单位时间内给药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