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节病证治浅析
历节病金匮要略辨证论治
关键词 历节病 金匮要略 辨证论治历节病名,始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汉代张仲景在《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基础上,认为本病表现独特,且与一般的痹证有所区别,故以历节命名,以示重视。对历节病名的解释,尤在泾说:“历节者,遇节皆痛也。”沈金鳌概括为:“白虎历节风,痛痹之一症也,以其痛循历遍身关节,故曰历节;以其痛甚如虎咬,故曰白虎历节。”程门雪将本病描述为:“历节病者,病在骨节,病气经其所历之骨节,则节节疼痛,节节黄汗出。”以上各家都强调了历节病即病变遍及关节之意,即临床表现为多关节病变。
《金匮要略》认为,历节病的病因病机乃是肝肾亏虚,水湿内侵;阴血不足,风邪入中;阳气虚衰,风湿侵袭;偏嗜酸咸,肝肾俱伤。即对历节的发病,阐述了内因和外因的问题。外因如风寒湿等为诱发条件,而体内肝肾阴阳气血不足才是根本原因。其后,不少医家对此都有领悟,较有代表性者如《圣济总录》:“历节风者,由血气虚弱,为风寒所侵,血气凝滞,不得流通,关节诸筋,无以滋养,正邪相搏,所历之节悉皆疼痛。”然以尤在泾的认识更为全面,他指出:“盖非肝肾先虚,则虽得水气,未便入筋骨;非水湿内侵,则肝肾先虚,未必便成历节。仲景欲举其标,而先究其本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