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8年第6期
编号:11624567
某院2006~2007年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08年第6期
某院2006~2007年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某院2006~2007年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某院2006~2007年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关键词 中成药 不良反应 监测 分析

    随着中成药品种的增多、用药频度的增加,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简称ADR)有上升的趋势。对中成药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旨在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用药提供参考。现将湖州市中医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集的中成药ADR报告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集中成药引起的ADR共46例。

    1.2 方法:对46例报告的性别、年龄、药品剂型、用药时间、所致ADR的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分析。

    2 治疗结果

    2.1 ADR与年龄、性别的关系:见表1。

    2.2 中成药ADR报告中一般、新的、严重的报告比例关系:一般反应14例,占30.43%;新的反应29例,占63.04%;严重反应3例,占6.52%。

    2.3 发生ADR剂型:见表2。

    2.4 ADR分类和主要临床表现:见表3。

    3 讨论

    ADR报告中,男性占41.31%,女性占58.68%。这与女性生理状况有别于男性,且对药物较敏感、耐受性差有关[1];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ADR发生率较高,占28.26%。原因是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代谢、排泄功能降低[2],因此对老年人用药须小心谨慎。ADR报告表中,新的ADR比率较高,占63.04%。由于中成药说明书较简洁,一些说明书中没有ADR一栏,患者无法获得警示。由注射剂引起的ADR比率最高,可能与药物的分子量较大,某些含蛋白质或生物大分子物质,这些决定了注射剂内在的质量不稳定[3],导致疗效不稳定并影响安全性[4];中药注射剂中成分复杂,其中的动植物蛋白、鞣质等也极易引起ADR。ADR的临床表现,皮肤及附件表现21例(45.65%),消化道表现18例(39.13%),原因是这些部位ADR易于发现,临床医护人员务必高度重视。

    4 参考文献

    [1]贾毅婕,王育琴,常红军,等.77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与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4):23 .[2]袁惠南,王春仁.浅谈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J].中国中药杂志,1991,19(1):52.

    [3]王宝琴,苏健,鲁静.黄芪甲苷的检测在中药质控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1996,21(3):161-163.

    [4]张社会.38例患者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4,25(1):64.

    收稿日期 2008-03-26, 百拇医药(刘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