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8年第9期
编号:11708424
针药同治麻痹性斜视68例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08年第9期
     关键词麻痹性斜视 辨证论治 中药 针灸

    我们自2004年以来,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施治,内服汤药,配合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68例,并与西药治疗34例作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02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诊断依据:①复视;②眼球斜向麻痹肌作用方向的对侧,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动受限;③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其中男62例62只眼,女40例40只眼;年龄最小20岁,最长68岁,平均、56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个月,平均2周。将102例102只眼患者以就诊先后按2:1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68只眼和对照组34例34只眼。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辨证分为风邪中络型28只眼,表现为发病急骤,视一为二,视物昏花,目珠偏斜,转动受限,瞻视倾头,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伴头晕目眩,步态不稳,舌淡,脉浮数。治以祛风散邪,活血通络。羌活胜风汤合牵正散加减:柴胡、黄芩、羌活各10g,白术、荆芥、枳壳、川芎、防风、白芷各9g,前胡、僵蚕、全蝎各,8g,薄荷、桔梗、甘草、白附子各6g。风痰阻络型22只眼,眼部症状同前,伴胸闷呕恶,食欲不振,泛吐痰涎,舌苔白腻,脉弦滑。治以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正容汤加减:羌活10g,白附子、甘草、黄松节各6g,防风、秦艽各9g,胆星、半夏、白僵蚕、木瓜各8g,生姜3片。脉络瘀阻型18只眼,多系头部外伤,眼部直接受伤或中风后,出现视一为二,目珠偏斜,转动受限,舌质黯,脉涩。治以活血行气,化瘀通络。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各6g,当归、川芎各9g,熟地、白芍各lOg。病变早期加防风、荆芥各9g,白附子6g,僵蚕、全蝎各8g;后期加党参10g,黄芪12g。4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同时配合针灸治疗。主穴:睛明、承泣、攒竹、鱼腰、瞳子髎、阳白。配穴:肝俞、胆俞、肾俞、太冲、侠溪、阳陵泉。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

    2.2 对照组:选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维生素B12注射液500/zg,肌肉注射,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20ug溶解于2ml注射用水中,一肌肉注射,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胞二磷胆碱注射液5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两组皆针对病因治疗,如全身应用抗炎药物或外伤治疗。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痊愈:复视消失,眼球无偏斜,转动不受限;好转:复视减轻,眼球偏斜程度减小,转动稍受限;无效:眼部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治疗组68只眼中,疗程30天以内26只眼,30~60天18只眼,60~90天10只眼,90~120天10只眼;120~150天4只眼。痊愈29只眼,好转35只眼,无效4只眼,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34只眼中,疗程30天以内7只眼,30~60天7只眼,60~90天8只眼,90~120天7只眼,120~150天5只眼。痊愈12只眼,好转11只眼,无效11只眼,总有效率67.6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平均治疗天数52.2天,对照组71.9天。两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

    4 体会

    麻痹性斜视属中医“风牵偏视”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气血不足,腠理不固,风邪乘虚侵入经络或脾胃失调,津液不布,聚湿生痰,复感风邪,风痰阻络或热病伤阴,阴虚生风,风动挟痰上扰;或因头面部外伤或肿瘤压迫,致使脉络受损而致。据辨证论治,或祛风散邪,活血通络;或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或活血行气,化瘀通络。早期治疗,配合针灸,促进麻痹肌的早日恢复,防止麻痹肌本身松弛,-避免拮抗肌发生痉挛、挛缩,疗效更佳。若经6个月治疗而麻痹肌功能仍无恢复者,可考虑缩短治疗天数,或配戴三棱镜或手术治疗。若有颅内、眶内病变者,应及早针对病因治疗。由中毒或代谢障碍引起的眼外肌麻痹临床最常见,一般预后较好。, http://www.100md.com(李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