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9年第4期
编号:11776570
膜原及邪伏膜原学说源流(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09年第4期
     关键词 膜原 邪伏膜原 中医学术发掘

    自明代医家吴又可在《温疫论》中引用《黄帝内经》的“膜原”概念,来解释当时疫病的侵袭途径、病理特点、传变规律,以及创立“邪伏膜原”的辨证论治方法以来,后世医家对于膜原这一部位也予以重视,对邪伏膜原的理论研究也较多。经过诸多医家的发挥、充实,使邪伏膜原的理论不断趋于完善。

    1 膜原学说之发展

    1.1 膜原概念的起源:“膜原”一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在《素问·疟论篇》中讲,疟“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素问·举痛论篇》中讲,“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膜原”王冰注:“膜,谓鬲间之膜;原,谓鬲肓之原。”“募原,谓鬲募之原系。”《素问识》云:“膜本取义于帷幕之幕,膜间薄皮,遮隔浊气者,尤幕之在上,故谓之幕,因从肉作膜。”可见“募”与“膜”互为通假字,“募原”又可以称作“膜原”。《灵枢·百病始生》中讲,“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人,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丹波元简日:缓筋即宗筋也)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