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中医预防 > 治未病
编号:11803237
“治未病”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09年第7期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治未病 临床应用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接近1.2亿,绝大多数为母婴垂直传播或幼年期感染所致,基本发病模式为免疫耐受期一免疫清除期一免疫稳定期一再次免疫清除期。免疫耐受期多表现为肝功能正常,乙肝E抗原阳性,HBV-DNA高复制,病理提示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不重。免疫清除期表现为肝功能反复异常,E抗原阳性或阴性,HBV-DNA复制活跃,病情处于进展恶化,易出现肝衰竭、失代偿性肝病、肝癌等,为乙肝发病期,是我们当前治疗的最常见阶段。其中有部分患者经过免疫清除,E抗原消失,E抗体产生,HBV-DNA处于不可测水平,肝功能重新恢复正常,为免疫稳定期,在这一阶段,部分患者已经发展到代偿期肝硬化。再次免疫清除期几乎就是免疫清除乙肝发作的复制,只是患者更容易出现失代偿性肝病。免疫耐受期时患者机体与乙肝病毒能够相安无事,主要是机体免疫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对病毒抗原识别、递呈出现障碍所致。此期向免疫清除期转化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机体清除异物的免疫潜能不断提高,终于导致免疫平衡被打破,免疫紊乱引发免疫清除的产生,从而引起乙肝发作。免疫耐受期的患者,主要是加强随访,暂不用药物治疗。
, http://www.100md.com
    祖国医学自古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根据乙肝发病特点,我们认为在乙肝发病前的免疫耐受期和免疫稳定期采取中医药治疗,这样可以减少患者发展到失代偿性肝病的机会,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阴平阳秘是我们机体处于正常的状态,也就是健康的状态。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打破了阴平阳秘,造成阴阳失调的结果。我们可以把乙型肝炎发作前的免疫耐受期和免疫稳定期几乎等同于阴平阳秘状态,乙型肝炎发作就意味着阴阳失衡。试想,如果我们能使机体一直保持阴平阳秘状态,那么乙型肝炎就可能永远不会发作。所以,在免疫耐受期和免疫稳定期可以采取中医调整阴阳的方法,维持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进而消除乙肝的发作。笔者根据这个理念,治疗乙肝患者多例,取得较好疗效。

    如治某男,19岁。患者乙肝三系检查为“大三阳”,常觉乏力、腿酸、恶心欲吐,平素稍食辛辣之食物,就发生口腔溃疡。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27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6U/L。舌边红,脉弦。证属禀赋不足,肝火旺盛,采用保肝治疗后肝功能正常,遂予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蛇舌草各30g,山药、山茱萸、平地木各15g,泽泻、茯苓、丹皮、知母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3个月后,症状近除。遂每年服六味地黄丸3~6个月,随访15年,病未再发。
, 百拇医药
    又如治某男,38岁。患者乙肝三系检查为“大三阳”,常感乏力、腿酸、恶心欲吐、尿黄,平素忙于应酬,经常喝酒,半夜不归。舌边红,脉弦。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57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58U/L,总胆红素159,6gmol/L,直接胆红素105,2txmol/L。HBV-DNA5,8×10’eopies/ml。患者拒绝抗病毒治疗,经护肝治疗病情好转后,考虑患者工作劳累,又多食膏粱厚味,劳伤脾胃,中枢失职,致使肝郁脾虚,病久伤阴。治拟健脾和胃,滋补肝肾,予六味地黄丸合四君子汤化裁:熟地30g,山药、山茱萸各15g,泽泻、茯苓、丹皮、白术、党参、丹参、厚朴、陈皮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4个月,诸症未作。随访5年未复发。

    由此可知,“治未病”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对慢性乙型肝炎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患者尤其适合。具体治疗措施,笔者认为可以根据患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滋肾养肝、疏肝理脾、清热解毒、和胃化湿等方法。笔者尤为推崇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临床根椐具体病情,遣方用药,常以六味地黄丸加减,水煎服,或服用六味地黄丸,每日10粒,时间在每年的4~6月,共3个月。

    笔者的上述观点仅为一家之言,可能还很不成熟,希望起到投石问路的效果,引起同道的共同关注,一起来研究传统医学的预防作用,为患者排忧解难,造福社会。, http://www.100md.com(胡伟跃)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中医预防 > 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