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9年第12期
编号:11890906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小儿尺桡骨下1/3骨折124例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2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09年第12期
     关键词 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儿童尺桡骨下1/3骨折 临床观察

    儿童尺桡骨下1/3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损伤,根据其创伤机制及错位状况不同,采用不同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方法治疗。近几年来,笔者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并加服中西药物的方法治疗该病124例,获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124例中,男性80例,女性44例;年龄1~10岁。均为间接暴力损伤,闭合性损伤,就诊时间为受伤后0.5~48小时。其中右上肢72例,左上肢52例。患肢均有不同程度肿痛、畸形、功能障碍,均无血管神经损伤。

    2 治疗方法

    2.1 手法复位:背、掌侧型:患者坐位,抬肩屈肘90度,前臂中立位,两助手分别持患肢及伤肢前臂中上段拔伸牵引3分钟,矫正旋转移位。术者立于伤侧,先用两手拇指及其他手指纠正两侧骨折端并拢移位,再用两手掌对压两侧骨折端的侧方移位,即可使之复位。骨折移位整复后,在术者未放松加压力时,助手即放松一些牵引力,使骨折端相互抵触,以防止再移位,有利于外固定处理。成角型:两助手分别持伤肢前臂远、近端,拔伸牵引3分钟,术者用两手拇指沿尺桡骨骨折的致伤方向推顶骨折端,即向骨膜破损的一侧推之使成角复位。同时矫正骨折端的并拢移位,待两拇指将两侧骨折端推顶平整,即将两侧骨折端迅速拉直,即可使之复位,助手稍放松牵引力,使骨折端相互抵触以利于外固定处理。
, 百拇医药
    2.2 夹板固定:配合外敷中药(四黄散)。背侧型在骨折远端背侧加棉压垫,掌侧型在骨折远端掌侧加棉压垫,成角型在成角处加棉压垫,同时使用分骨垫,四块夹板固定,4~6周。定期复诊时及时观察患肢末梢感觉、血液循环、温度、活动度和夹板固定的松紧度。5~7天调整夹板,定期复查x片对位及愈合情况,拍片证实骨折愈合后去除夹板。

    2.3 中药治疗:外治早期使用四黄散,后期使用跌打损伤止痛膏外敷,5天换药1次。内治早期口服养血舒筋片,每次4片,早晚饭后各1次;中、后期口服复方骨碎补接骨片,每次5片,早晚各1次,骨肽片,每次2片,1天3次。

    2.4 功能锻炼:患者握拳活动患手,3周后适当屈伸活动关节,防止前臂旋转活动。骨折临床愈合后解除外固定,再逐渐加强前臂功能锻炼,进行患肢各种主动活动。3治疗结果

    124例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102例优(骨折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关节功能正常);22例良(骨折功能复位,关节功能正常);0例差(骨折对位对线不良,关节功能差)。X片检查解剖复位73例,近解剖复位29例,功能复位22例。
, 百拇医药
    4 体会

    由于前臂肌肉丰富,前臂解剖功能的复杂关系,尺桡骨两骨干完全骨折后,骨折端可发生侧方、重叠、成角及旋转移位,复位要求较高。故复位前要充分了解损伤机制,结合x摄片,明确骨折类型,综合分析。手法复位的过程中,每个步骤都要注意两侧骨折端的骨间膜作用,若骨折端发生并拢成角移位,骨间膜将发生挛缩,复位时将骨折端分开,才有利于骨折端移位的整复对位。牵引不仅可以矫正短缩、重叠、成角及旋转畸形,还可以使骨折嵌插的软组织回缩。整复时患肢屈肘90度可使肱二头肌、前臂旋转肌群处于松弛状态有利于复位。前臂中立位固定可使骨间膜和斜索的张力均匀一致,有利于骨折固定。肌肉松弛防止再移位,同时也有利于前臂旋转功能的恢复。棉垫放置要正确。分骨垫大小、软硬要适中,及时调节夹板松紧度,防止骨折错位及前臂肌筋膜综合征的发生。骨折定期功能锻炼是指术后在患者无疼痛的情况下进行患肢各种手指运动和用力握拳及张手运动。, 百拇医药(毛世益 沈建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