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治疗肩周炎42例疗效观察
关键词 肩周炎 浮针疗法 临床观察
治疗肩周炎有针灸、埋线、推拿、理疗、拔罐等多种方法,笔者自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采用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42例取得较好疗效,并与针灸治疗的38例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凝结期肩周炎患者,来源于我院针灸科门诊,按就诊秩序随机分为2组,浮针组42例,其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42~73岁,平均54.5岁。针灸组38例,其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37~75岁,平均53.6岁。两组治疗前疼痛、功能活动总积分:浮针组平均15.12±4.28,针灸组平均14.67±3.51。经检验,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均衡性良好(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1991年全国第2届肩周炎学术讨论会制定的肩周炎诊断标准;年龄在35~75岁,病程6个月以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以及其他系统疾病者、精神病及肿瘤患者;影像学检查排除肩关节脱位等。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2.1 浮针组:采用0.6mm×32mm浮针。患者采取坐位或侧卧位,根据病情在患者肩关节周围用大拇指或食、中、无名指的指腹触摸,选出三个主要的MTrP点(又称为肌筋膜触发点、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如后伸受限,在喙突周围或结节间沟找出(肩前)P1点;如果外展受限,在肩峰下凹陷处(肩髃、肩髎间)找出(肩侧)P2点;如果前举受限在肩胛骨外侧角外上方(相当于肩贞穴周围)找出(肩后)P3点。针刺点常规消毒后,在距离MTrP点5~6㎝处(根据病情、进针点局部的皮肤情况等决定)进针,针尖与皮肤呈15~25度,直指痛点,达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后,手持针座,针尖上翘做扫扇运动,待疼痛减轻或消失后,抽出针芯,嘱患者活动患肩,数分钟后再进行扫散,最后选择1~3个较严重的从MTrP点,将软套管置留皮下5~8小时后出针。
2.2 针灸组:采用针刺+悬灸疗法。取穴:肩前、肩髃、肩髎、肩贞、臂臑、天宗、曲池、外关,对侧条口透承山。常规消毒,一次性0.3mm×50mm毫针,行提插捻转补泻手法得气后,用清艾条2㎝悬于针柄上对局部穴位进行悬灸,每次灸2壮。
, 百拇医药
以上两组均连续治疗3天,然后隔日治疗3次,然后隔2日治疗6次,共12次后评定疗效。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判断标准:临床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显效:肩部疼痛缓解明显,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明显。有效:肩部疼痛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1]。
3.2 疼痛评定:肩部疼痛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依病人的主观感受采用划线记录法,0分表示无疼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9分表示重度疼痛,10分表示难以忍受[2]。
3.3 肩关节活动度评定:肩关节活动功能变化程度:采用Melle评分法对肩部的5个动作进行量化评分。①肩外展:<30°为3分,30°~89°为2分,90°~120°为1分,>120°为0分;②肩中立位外旋:0°为3分,0°~20°为2分,>20°为1分;③手到颈项:不能为3分,困难为2分,较容易为1分,正常为0分;④手到脊柱:不能为3分,第1骶椎水平为2分,第12胸椎水平为1分,第12胸椎水平以上为0分;⑤手到嘴:完全喇叭征为3分,部分喇叭征为2分,肩内收0°~40°为1分,肩内收0°为0分。
, 百拇医药
3.4 治疗结果:分述如下。
3.4.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浮针组42例,总有效率95.2%,愈显率76.2%;针灸组38例,总有效率92.1%,愈显率52.6%。经卡方检验,治疗组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χ2=9.25,P<0.05)。
3.4.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见表2。经配对样本t检验,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 表明两组均有显著的止痛效果。经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差值两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浮针组在减轻疼痛方面优于针灸组。
3.4.3 两组患者Melle评分比较:见表3。经配对样本t检验,第12次治疗后与治疗前两组Melle评分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两种疗法多次治疗后对肩关节活动功能均有改善。经独立样本t检验,12次治疗前后差值两组间比较,浮针组对肩关节活动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针灸组(P<0.01)。
, 百拇医药
4 讨论
肩周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目前治疗肩周炎方法很多,如推拿、理疗、针灸、埋线等,这些方法虽然都有疗效,但疗效均不能令人满意。比如传统的针刺或针刺加艾灸对缓解疼痛有较好作用,但明显忽视了肩关节的活动,同时留针时间较久,患者长时间保持一种体位,又会妨碍局部的气血流通,不少患者针刺后即时常有胀痛加重,且对活动度的改善也差,进而影响疾病的恢复。而推拿虽注重肩关节局部的活动,但对穴位的刺激不够,所以往往粘连刚拉开一些,第二天又恢复原样,进展缓慢[3-4],而本研究显示,浮针疗法治疗本病取效迅速,疗效优于针刺+悬灸组。
5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7-128.
[2]李仲廉,安建雄,倪家骧,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87.
[3]俞剑虹.动态针刺法治疗肩周炎30例[J].中国针灸,2005,25(7):503.
[4]陈瑾,刘光谱.针灸治疗肩周炎10年临床研究现状[J].针灸临床杂志,2000,16(11):50.
收稿日期 2010-01-10, 百拇医药(卢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