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0年第7期
编号:11995983
探古循今厚积薄发(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10年第7期
     “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当其病发作时,以疏肝利胆、清化湿热为法,方取自拟“利胆1号”(四逆散合苍术、黄芩、茵陈、鸡内金),诸症消失后再以一贯煎滋养肝肾之阴,并作加减以兼顾脾胃而获愈。不仅如此,先生在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中,探古循今,总结出一系列临床经验。如神经系统疾病,中医“脏腑辨证体系”没有专门论述,以前将其症候归类于“心病”等范畴。先生从中医学角度来分析,认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脱离不了风、火、痰、气、虚、瘀等诸因素。其中“风”可为外界风邪和肝风;“火”可为肝火和心火;

    “痰”多为无形之痰;“气”表现为气郁和气逆;“虚”多为气虚、阴虚,其中阴虚又多见肝阴虚和肾阴虚;

    “瘀”者即为血瘀,多由气滞或气虚所致。他以此为纲,辨证施治,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用药之变化,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方法。一是在治疗头痛时打破古人“细辛不过钱”的说法,细辛最大剂量达到10g,使用多年未发现毒副作用;二是大剂量使用制南星以化痰,最多至每剂30g,取效更佳,而未见毒副作用;三是常将川贝用于无形之痰的治疗,配伍郁金、石菖蒲、远志,组成自拟“四味”,颇有化痰开窍之良效,再伍以温胆汤及天麻、钩藤组成自拟“新温胆汤”,对痰瘀互结、蒙蔽清窍之中风、癫痫、脑干旁囊肿、烟雾病等神经系统重病、疑难病均有良效;四是对气虚血瘀、经络受阻的中风等症,或脾肾亏虚、肢体筋脉失养所致的痿病等,更是大剂量使用黄芪以大补元气,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最多达到120g,取效较好;五是治疗痿病和其他以脾肾亏虚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中,常使用自拟“升提汤”,方中以大剂量炙甘草为主药,成人常规用量为10g,最多用至15g。于此可见先生熟谙典籍、探古循今之一斑。
, 百拇医药
    目前,中医理论正面临在不断系统化、精细化的过程中所带来的那种远离源头、舍本逐末,甚至被曲解的状况,因此,消除为医者在临床和学术上浮躁现象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正日益凸显。可以说,不读中医典籍,就谈不上扎实的继承;无继承,中医发展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妄谈中医的创新和进步。从这方面来看,先生重视典籍,活学活用,坚持临床,积累经验,以应疾病之变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3 喜闱古方,创建新剂

    先生处方用药别具一格,以临床疗效为准绳,不抱门户之见。既大量使用经典古方,如麻杏石甘汤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青龙汤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喘证)、桔梗汤治疗慢性咽喉炎(喉痹)、龙胆泻肝汤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咳血)、千金苇茎汤治疗肺脓疡(肺痈)、六君子汤治疗残胃炎(胃痞)、四逆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补中益气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症、半夏泻心汤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四神丸合真人养脏汤治疗功能性腹泻、温胆汤治疗癫痫,均未出古人所用之旨。也有古方新用,如丹栀逍遥散加穿山甲治疗儿童假性性早熟、竹叶石膏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等。此外,他还善于吸取当地名老中医的验方,如用近代宁波名医范文甫先生创制的“五花汤”治疗慢性咽喉炎(喉痹)、五参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哮证)等。
, 百拇医药
    尤为可贵的是,其不囿古人成法,敢于跳出前人窠臼,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自拟验方60多首。如自拟羊乳九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其方中以三拗汤加羊乳、鱼腥草、苏子、桑白皮、半夏、浙贝。自拟“化痰三味”治疗顽痰久咳,屡获良效。方中制南星燥湿化痰,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显著祛痰作用,大剂量使用并无明显毒副作用,却能增强效果;天竺黄、竹沥药性一缓一速,相辅相成,共奏清热豁痰之效。自拟“黄芩百部汤”治疗肺结核(肺痨),方中黄芩、百部、百合、白及、川连、鱼腥草等多味中药,经药理研究证实均具有显著的抗结核作用;北沙参、浙贝、桑白皮清热滋阴止咳;煅牡蛎固涩止汗。全方配伍精当,对于结核杆菌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自拟“藿香四味”治疗神经性呕吐,方中重用藿香化湿止呕,竹茹除烦止呕,辅以陈皮健脾理气,少用甘草以调和诸药。自拟“川连四味”治疗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等肠道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引起的属于脾胃气虚型慢性腹泻有良好疗效。该方用大剂量黄芪合甘草补气健脾、升阳固涩,广木香行气止痛,川连苦寒燥湿止泻,与芪、草共用,有苦燥厚脾之益而无损阳伤胃之弊。自拟“增液润下汤”治疗肠功能紊乱、习惯性便秘之中医属于阴虚津亏者,该方出自《温病条辨》之增液承气汤,取增液汤(元参、麦冬、生地)养阴增液,栝楼仁、火麻仁润肠通便,枳壳引气下行,鸡内金、甘草健脾助运,增加胃肠道蠕动能力,仅以生大黄一味峻下,而去原方芒硝之苦寒降泄,以防伤阴过度。自拟“二丑汤”治疗肝硬化腹水(鼓胀),其中主药黑白丑总用量达30g,功能泄下逐水,对机体白蛋白合成有显著促进作用,从而能够升高白球蛋白比例,减少腹水合成。古人以为黑白丑毒性较大,不宜长期、大剂量使用,而根据先生的临床经验,30g是一个安全可靠的剂量,若使用剂量过小则达不到扭转白球蛋白比例、减少腹水的作用。自拟“广木香四味”治疗慢性迁延性痢疾(久痢久泻),屡试不爽。方中广木香、槟榔调气化滞,炒扁豆健脾化湿,石榴皮涩肠止泻。诸药合用,既能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又能涩肠化湿。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木香对胃肠道有兴奋或抑制的双向作用,有促进消化液分泌、抑制痢疾杆菌的作用;槟榔中的槟榔碱成分有拟胆碱作用,可增加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石榴皮煎剂对痢疾杆菌有明显抑制效果。其它如自拟“蜈蚣八味”治疗偏头痛等,限于篇幅,不一一枚举。这些自拟方经长时间临床实践,疗效显著,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效法。

    总之,笔者撰写此文基于两个角度,从医术的角度来讲,疗效是唯一的标准,因为先生可谓走上了一条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创新道路;从医德的角度来讲,先生可贵的精神,体现在他数十年如一日地默默耕耘,从而给予患者细微而持久的关爱与用心。为医能够如此,殊属不易。

    共2页, 百拇医药(严余明 竹剑平)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