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健治疗头痛的临床经验
关键词 头痛 医案 蒋健
头为清窍,诸阳之会,五脏六腑气血皆上荣于头。故头痛以气血为病者居多。《丹溪心法•头痛》更具体地指出:“头痛须用川芎。”蒋健主任中医师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科教授,善于从肝、从瘀论治头痛。从肝论治则抑肝用而不忘益肝体;从瘀论治则多宗“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古训。其常用药物包括柴胡、香附、川芎、白芷、当归、芍药等等,尤喜以川芎配合它药治疗各种头痛,用药剂量不避其猛,处方有章可寻而又富于变化,思维绵密,验之临床,多有良效。笔者有幸侍诊其侧,多有获益,现将蒋师治疗头痛的验案、临床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1 肝郁头痛
案例1:吕某某,女,56岁。2007年10月23日就诊。主诉:头痛,胃脘嘈杂,易饥,脐上腹痛,面色萎黄,今年消瘦明显,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治拟越鞠丸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处方:川芎、苍术、神曲、白术、茯苓、苏梗、青皮、陈皮各12g,山栀、香附、煅瓦楞、党参各15g,黄芪30g,砂仁3g,枳壳10g,佛手、甘草各6g。7剂。10月30日二诊:服药后头痛即减轻,服7剂后头痛止,胃脘不嘈杂,脐上腹不痛,诸症悉除。随访至今,头痛、嘈杂之症未再发作。
, 百拇医药
案例2:傅某某,女,38岁。2006年3月14日就诊。主诉:间断性头痛3~4年,加重1月,头痛发作时必需卧床休息。刻下后脑胀痛,乏力,心悸,头晕,诉平时工作压力较大,易疲劳,易感冒,面色萎黄,月经正常,舌淡红、舌下静脉瘀曲显露、苔薄,脉细。治拟逍遥散加减,处方:柴胡10g,当归、白术、茯苓、党参、香附各12g,川芎、丹参、酸枣仁、白芍、赤芍各15g,甘草6g,大枣10枚。14剂。4月4日二诊:服药数剂头痛即止,头晕也好转,服14剂后,诸症均获改善。后再以原方出入巩固月余。
按:肝郁头痛有几个特点,一是女性为多,二是与情绪波动、精神紧张或工作压力有关,三是多有犯胃侮土之象。所举2例均为女性,第1例胃脘嘈杂,为肝郁犯胃,故用越鞠丸疏肝解郁,方中自有川芎、香附理气活血止痛;配以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和胃,壮土御木。第2例诉工作压力大,且乏力疲劳,心悸头晕,面色萎黄,为肝郁脾虚。逍遥散既有疏肝解郁之功,也有健脾之效,气血充而则血脉自通,通则不痛,顽疾顿消。
2 肝阳头痛
, 百拇医药
姜某某,女,58岁。2002年12月13日就诊。主诉:头痛、头胀、头晕近1月,头痛主要在前额,多发生于上午9~10点,寐差、易惊醒,腰膝酸软,胃脘痞胀,略感恶心,舌质偏红、苔薄黄,脉弦。高血压病12年,平素服尼群地平、波依定等。治拟天麻钩藤饮和镇肝熄风汤加减。处方:天麻、钩藤、川芎、槐米、酸枣仁各15g,夜交藤、石决明、夏枯草、生龙骨、生牡蛎各30g,怀牛膝20g,白芷5g,白芍40g,地龙10g,茯苓、川楝子、香附、神曲、山楂各12g。7剂。12月20日二诊:诸症均有减轻,继服7剂。2006年2月因他症来诊时,告知服药尽剂后头痛即已痊愈,至今未见发作过。
按:头痛兼头晕头胀,寐差、易惊醒,腰膝酸软等症,系肝阳上亢、肝肾不足所致。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以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尤其重用石决明、白芍、夏枯草、生龙骨、生牡蛎、地龙、槐米,现代药理证明均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肝阳上亢之头痛以前额痛为主,故取少量白芷祛风止痛,引经阳明。组方遣药紧扣病机,故取效迅捷。
, 百拇医药 3 肝火(经前)头痛
周某某,女,34岁。2005年9月13日就诊。主诉:5年多来,每于经前必额部及颠顶头痛,下旬月经将至,欲服药预防。刻下大便质干,2~3日1次,口苦口干,胃脘痞胀,易发口腔溃疡。舌淡红、舌下静脉瘀曲显露、苔薄黄,脉细弦。治拟龙胆泻肝汤加味,处方:龙胆草、车前子各10g,栀子、黄芩、柴胡、生地、泽泻、当归、桃仁、杏仁各12g,川芎、白芷各15g,通草6g,火麻仁、枳实各30g。7剂。9月20日二诊:药后口苦减半,大便1日1次,但仍量少质干,时值月经将临,上方减去车前子、通草,当归、川芎各增大用量至30g,再加大腹皮15g,续服10剂。10月4日三诊:诉本次月经来潮时未再有头痛发作,服10剂药后,口苦口干、胃脘痞胀、口腔溃疡等症状均已消除。随访3个月,经前头痛未再发作。
按:女子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肝藏血而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精神紧张或恚怒伤肝,影响疏泄功能,气机不畅,肝气郁结,化火上炎,沿足厥阴肝经上巅络脑,可致头痛。本案经前头痛,属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口苦、口干、口疮乃属肝火上炎,以龙胆泻肝汤泻肝胆实火乃为正治;由于舌下络脉显露而兼有便秘,故加川芎、白芷、桃仁、杏仁、火麻仁、枳实活血润肠通便,白芷为引经药,有效地防止了经前头痛的发生。
, 百拇医药
4 瘀血头痛
案例1:郭某某,女,70岁。2006年7月11日就诊。主诉:经常性头痛30余年,以前额部痛为主,伴有全身酸痛,睡眠不佳。舌暗红、舌下络脉瘀曲显露、苔薄白,脉细弦。治拟补阳还五汤加味,处方:黄芪、白芷各30g,桃仁、羌活、独活、威灵仙各12g,红花6g,川芎40g,当归、地龙各10g,细辛3g。7剂。7月18日二诊:头痛发作次数没有减少,但疼痛程度减轻,全身酸痛无减少,睡眠改善。原方去白芷,加鸡血藤、伸筋草、桑枝各30g。7剂。7月25日三诊(家属代诊):药后头痛未再发作,原方继服14剂后,全身酸痛、睡眠不佳等症状均消失。随访半年,30年痼疾未再复发。
案例2:倪某某,男,71岁。2007年3月21日就诊。主诉:头胀痛,胸痛,耳鸣。舌质暗红、向右侧轻度歪斜、苔薄,脉弦。有多发性腔梗和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窦房)。治拟补阳还五汤合丹参饮加味,处方:黄芪、川芎、赤芍、白芍、金银花各15g,红花、续断、地龙、桃仁各10g,当归、柴胡、枳壳各12g,丹参30g,檀香6g,砂仁3g。7剂。药后头胀痛、胸痛及耳鸣症状有改善。效不更方,后以上方加减服用半年有余。11月6日来诊诉服用此方后头胀痛、胸痛及耳鸣均消失。
, 百拇医药
按:第1例患者,头痛30余年,“久病必瘀”,舌亦呈现瘀血之象,更兼全身酸痛,故以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通络,配羌活、独活、细辛祛风散寒,白芷祛风活血,威灵仙领诸药通络,《药品化义》云:“灵仙,性猛急,善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第2例患者,多发性腔梗兼有房室传导阻滞,头痛兼有胸痛,故以补阳还五汤合丹参饮为治;头痛兼胀,又有耳鸣,加柴胡、枳壳疏肝理气。2例均以补阳还五汤为主取效。
5 顽固性头痛
沈某某,男,50岁。2006年10月13日就诊。主诉:经常头痛,已有十数年,每周头痛发作2次以上,头痛发作时不堪痛苦,每有欲跳楼的绝望感觉,期间经数家医院诊治罔效。顷诊头痛以前额、眼眶以及后项为主,常夜间痛醒,伴有肝区痞胀(素有脂肪肝、胆囊摘除术后)。舌淡紫、舌下络脉瘀曲显露、苔薄白,脉细弦。治拟清空膏加味,处方:羌活、防风、黄芩各12g,柴胡10g,半夏、甘草各9g,川芎50g,白芷、葛根、白芍各30g,全蝎粉(吞服)1g。7剂。10月24日二诊:服药期间7日内头痛仍有2次,但疼痛程度减半。原方加当归、茯苓各30g,车前草15g。14剂。11月14日三诊:服药期间14日内头痛发作2次,眼眶已不痛,但头痛程度未有进一步减轻,以胀痛为主,偶尔刺痛。将二诊方中白芷增加至50g,白芍增加至60g,甘草增加至12g,再加淡豆豉30g,红花12g,续服14剂。12月5日四诊:服药14日内无头痛发作。后再以原方加减服用巩固疗效,头痛症已基本痊愈。
按:金•李杲《兰室秘藏》载清空膏“治偏正头痛,年深不愈者,善疗风湿热上壅,损目及脑,痛不止”。本案头痛日久,迁延不愈,发作时难以忍耐,历经名家诊治欠效,犹恐清空膏力所不迨,故用超大剂量之川芎、白芷、白芍(均在50g以上)柔肝散瘀,缓急止痛。《丹溪心法》载:“治头痛连眼痛,须用白芷开之。”因“久病入络”,还以性善走窜之全蝎搜风通络、解痉止痛。患者痛甚,有绝望自杀的念头,以淡豆豉配合茯苓安神除烦,亦属必要,且蒋师认为淡豆豉另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常用之治疗心痛、尿痛等症。头痛以前额、眼眶以及后项为主,除葛根入颈项外,清空膏全方及白芷均入阳明。虽然川芎、白芷、白芍超大剂量,却未见药物不良反应。
收稿日期 2010-12-03, 百拇医药(孙怡婕 金采映 蒋健)
头为清窍,诸阳之会,五脏六腑气血皆上荣于头。故头痛以气血为病者居多。《丹溪心法•头痛》更具体地指出:“头痛须用川芎。”蒋健主任中医师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科教授,善于从肝、从瘀论治头痛。从肝论治则抑肝用而不忘益肝体;从瘀论治则多宗“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古训。其常用药物包括柴胡、香附、川芎、白芷、当归、芍药等等,尤喜以川芎配合它药治疗各种头痛,用药剂量不避其猛,处方有章可寻而又富于变化,思维绵密,验之临床,多有良效。笔者有幸侍诊其侧,多有获益,现将蒋师治疗头痛的验案、临床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1 肝郁头痛
案例1:吕某某,女,56岁。2007年10月23日就诊。主诉:头痛,胃脘嘈杂,易饥,脐上腹痛,面色萎黄,今年消瘦明显,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治拟越鞠丸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处方:川芎、苍术、神曲、白术、茯苓、苏梗、青皮、陈皮各12g,山栀、香附、煅瓦楞、党参各15g,黄芪30g,砂仁3g,枳壳10g,佛手、甘草各6g。7剂。10月30日二诊:服药后头痛即减轻,服7剂后头痛止,胃脘不嘈杂,脐上腹不痛,诸症悉除。随访至今,头痛、嘈杂之症未再发作。
, 百拇医药
案例2:傅某某,女,38岁。2006年3月14日就诊。主诉:间断性头痛3~4年,加重1月,头痛发作时必需卧床休息。刻下后脑胀痛,乏力,心悸,头晕,诉平时工作压力较大,易疲劳,易感冒,面色萎黄,月经正常,舌淡红、舌下静脉瘀曲显露、苔薄,脉细。治拟逍遥散加减,处方:柴胡10g,当归、白术、茯苓、党参、香附各12g,川芎、丹参、酸枣仁、白芍、赤芍各15g,甘草6g,大枣10枚。14剂。4月4日二诊:服药数剂头痛即止,头晕也好转,服14剂后,诸症均获改善。后再以原方出入巩固月余。
按:肝郁头痛有几个特点,一是女性为多,二是与情绪波动、精神紧张或工作压力有关,三是多有犯胃侮土之象。所举2例均为女性,第1例胃脘嘈杂,为肝郁犯胃,故用越鞠丸疏肝解郁,方中自有川芎、香附理气活血止痛;配以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和胃,壮土御木。第2例诉工作压力大,且乏力疲劳,心悸头晕,面色萎黄,为肝郁脾虚。逍遥散既有疏肝解郁之功,也有健脾之效,气血充而则血脉自通,通则不痛,顽疾顿消。
2 肝阳头痛
, 百拇医药
姜某某,女,58岁。2002年12月13日就诊。主诉:头痛、头胀、头晕近1月,头痛主要在前额,多发生于上午9~10点,寐差、易惊醒,腰膝酸软,胃脘痞胀,略感恶心,舌质偏红、苔薄黄,脉弦。高血压病12年,平素服尼群地平、波依定等。治拟天麻钩藤饮和镇肝熄风汤加减。处方:天麻、钩藤、川芎、槐米、酸枣仁各15g,夜交藤、石决明、夏枯草、生龙骨、生牡蛎各30g,怀牛膝20g,白芷5g,白芍40g,地龙10g,茯苓、川楝子、香附、神曲、山楂各12g。7剂。12月20日二诊:诸症均有减轻,继服7剂。2006年2月因他症来诊时,告知服药尽剂后头痛即已痊愈,至今未见发作过。
按:头痛兼头晕头胀,寐差、易惊醒,腰膝酸软等症,系肝阳上亢、肝肾不足所致。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以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尤其重用石决明、白芍、夏枯草、生龙骨、生牡蛎、地龙、槐米,现代药理证明均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肝阳上亢之头痛以前额痛为主,故取少量白芷祛风止痛,引经阳明。组方遣药紧扣病机,故取效迅捷。
, 百拇医药 3 肝火(经前)头痛
周某某,女,34岁。2005年9月13日就诊。主诉:5年多来,每于经前必额部及颠顶头痛,下旬月经将至,欲服药预防。刻下大便质干,2~3日1次,口苦口干,胃脘痞胀,易发口腔溃疡。舌淡红、舌下静脉瘀曲显露、苔薄黄,脉细弦。治拟龙胆泻肝汤加味,处方:龙胆草、车前子各10g,栀子、黄芩、柴胡、生地、泽泻、当归、桃仁、杏仁各12g,川芎、白芷各15g,通草6g,火麻仁、枳实各30g。7剂。9月20日二诊:药后口苦减半,大便1日1次,但仍量少质干,时值月经将临,上方减去车前子、通草,当归、川芎各增大用量至30g,再加大腹皮15g,续服10剂。10月4日三诊:诉本次月经来潮时未再有头痛发作,服10剂药后,口苦口干、胃脘痞胀、口腔溃疡等症状均已消除。随访3个月,经前头痛未再发作。
按:女子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肝藏血而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精神紧张或恚怒伤肝,影响疏泄功能,气机不畅,肝气郁结,化火上炎,沿足厥阴肝经上巅络脑,可致头痛。本案经前头痛,属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口苦、口干、口疮乃属肝火上炎,以龙胆泻肝汤泻肝胆实火乃为正治;由于舌下络脉显露而兼有便秘,故加川芎、白芷、桃仁、杏仁、火麻仁、枳实活血润肠通便,白芷为引经药,有效地防止了经前头痛的发生。
, 百拇医药
4 瘀血头痛
案例1:郭某某,女,70岁。2006年7月11日就诊。主诉:经常性头痛30余年,以前额部痛为主,伴有全身酸痛,睡眠不佳。舌暗红、舌下络脉瘀曲显露、苔薄白,脉细弦。治拟补阳还五汤加味,处方:黄芪、白芷各30g,桃仁、羌活、独活、威灵仙各12g,红花6g,川芎40g,当归、地龙各10g,细辛3g。7剂。7月18日二诊:头痛发作次数没有减少,但疼痛程度减轻,全身酸痛无减少,睡眠改善。原方去白芷,加鸡血藤、伸筋草、桑枝各30g。7剂。7月25日三诊(家属代诊):药后头痛未再发作,原方继服14剂后,全身酸痛、睡眠不佳等症状均消失。随访半年,30年痼疾未再复发。
案例2:倪某某,男,71岁。2007年3月21日就诊。主诉:头胀痛,胸痛,耳鸣。舌质暗红、向右侧轻度歪斜、苔薄,脉弦。有多发性腔梗和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窦房)。治拟补阳还五汤合丹参饮加味,处方:黄芪、川芎、赤芍、白芍、金银花各15g,红花、续断、地龙、桃仁各10g,当归、柴胡、枳壳各12g,丹参30g,檀香6g,砂仁3g。7剂。药后头胀痛、胸痛及耳鸣症状有改善。效不更方,后以上方加减服用半年有余。11月6日来诊诉服用此方后头胀痛、胸痛及耳鸣均消失。
, 百拇医药
按:第1例患者,头痛30余年,“久病必瘀”,舌亦呈现瘀血之象,更兼全身酸痛,故以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通络,配羌活、独活、细辛祛风散寒,白芷祛风活血,威灵仙领诸药通络,《药品化义》云:“灵仙,性猛急,善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第2例患者,多发性腔梗兼有房室传导阻滞,头痛兼有胸痛,故以补阳还五汤合丹参饮为治;头痛兼胀,又有耳鸣,加柴胡、枳壳疏肝理气。2例均以补阳还五汤为主取效。
5 顽固性头痛
沈某某,男,50岁。2006年10月13日就诊。主诉:经常头痛,已有十数年,每周头痛发作2次以上,头痛发作时不堪痛苦,每有欲跳楼的绝望感觉,期间经数家医院诊治罔效。顷诊头痛以前额、眼眶以及后项为主,常夜间痛醒,伴有肝区痞胀(素有脂肪肝、胆囊摘除术后)。舌淡紫、舌下络脉瘀曲显露、苔薄白,脉细弦。治拟清空膏加味,处方:羌活、防风、黄芩各12g,柴胡10g,半夏、甘草各9g,川芎50g,白芷、葛根、白芍各30g,全蝎粉(吞服)1g。7剂。10月24日二诊:服药期间7日内头痛仍有2次,但疼痛程度减半。原方加当归、茯苓各30g,车前草15g。14剂。11月14日三诊:服药期间14日内头痛发作2次,眼眶已不痛,但头痛程度未有进一步减轻,以胀痛为主,偶尔刺痛。将二诊方中白芷增加至50g,白芍增加至60g,甘草增加至12g,再加淡豆豉30g,红花12g,续服14剂。12月5日四诊:服药14日内无头痛发作。后再以原方加减服用巩固疗效,头痛症已基本痊愈。
按:金•李杲《兰室秘藏》载清空膏“治偏正头痛,年深不愈者,善疗风湿热上壅,损目及脑,痛不止”。本案头痛日久,迁延不愈,发作时难以忍耐,历经名家诊治欠效,犹恐清空膏力所不迨,故用超大剂量之川芎、白芷、白芍(均在50g以上)柔肝散瘀,缓急止痛。《丹溪心法》载:“治头痛连眼痛,须用白芷开之。”因“久病入络”,还以性善走窜之全蝎搜风通络、解痉止痛。患者痛甚,有绝望自杀的念头,以淡豆豉配合茯苓安神除烦,亦属必要,且蒋师认为淡豆豉另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常用之治疗心痛、尿痛等症。头痛以前额、眼眶以及后项为主,除葛根入颈项外,清空膏全方及白芷均入阳明。虽然川芎、白芷、白芍超大剂量,却未见药物不良反应。
收稿日期 2010-12-03, 百拇医药(孙怡婕 金采映 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