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1年第9期
编号:12160453
俞景茂分期论治毛细支气管炎经验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11年第9期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分期论治 俞景茂 临床经验

    俞景茂教授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对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等有深入研究,善于治疗儿科疑难杂症。毛细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毛支)是发生于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近年来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22.1%~53.2%的患儿易于病后数年间反复发生喘鸣。现代医学抗病毒、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等治疗疗效尚不确切。俞师在临床诊治毛支时,认为临证当分初咳期、喘憋期、缓解期及恢复期四个时期论治,临床疗效满意。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辨治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详析

    从临床表现看,毛支可属于中医学“肺炎喘嗽”、“哮喘”范畴。俞师总结,此病的病因不外寒邪、正虚内外两方面,寒邪侵入,后由于体质、感邪轻重等因素,病情会不断变化,根据各个变化阶段的病机特点,可分为初咳期、喘憋期、缓解期及恢复期四个时期。把握本病的病因病机有助于增强治疗的针对性。

    1.1 寒邪犯肺是外因:俞师认为,毛支多发病于冬春寒冷季节,一旦小儿调护失宜,风寒之邪即可从口鼻皮毛而入。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伤于肌表,可郁遏卫阳,亦可直中于里,伤及脏腑,肺气失于肃降而发病。

    1.2 正虚痰蕴是内因:小婴儿脏腑娇嫩,脾、肾功能尚未充盛。肺气不足,卫外之阳不能充实腠理,易于感受风寒之邪。若脾、肾功能失调,则体内津液运化失常,易酿生痰湿,蕴积于肺。临床所见毛支患儿多面色咣白,形体偏胖,肌松不实,容易出汗,鼻梁青筋,喉间痰声漉漉,便溏,或有湿疹病史,为肺脾肾亏虚,痰湿内盛之证。

    1.3 各期病机演变规律:初咳期,由于风寒束肺,肺络失宣,清肃之令不行,故可见发热、呛咳、鼻塞、流清涕等肺卫见症。喘憋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