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8年第6期
编号:172268
浅论心下悸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8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第6期
心阳,中焦,医家,1心下悸之证,2心下悸之机,3心下悸之治,4结语,5参考文献
     宋成城 叶晓红 傅海群 刘斐雯 朱文宗

    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 浙江 温州 325000

    从古至今,医家对心下悸病证的诊断以及病机认识不一。本文拟从心下悸之证、病机及证治规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系统探讨,希冀广大中医同仁对其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以启发临床遣方用药。

    1 心下悸之证

    历代医家对心下悸之证的描述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为自我感觉症状,即自觉心下跃跃筑动,不能自止,正如“筑筑惕惕然动,怔怔忪忪不能自安者是也”,然此与“心悸”实难辨别,在指导临床方面难有成效;其二为腹证之内容,即心下按之搏动应指之象,其中“心下”部位指在剑突及两肋为界的三角形区域,相当于胃脘部,此处切之搏动应手,不能自主,甚者望而可见其搏动,并常在四指并拢冲击或叩打此处时会兼有震水音,或心下及腹壁腹力软弱之象[1]。关于腹证,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所记载,而后《黄帝内经》中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内知外……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及“尺内两旁,则季肋也”之论。《伤寒论》传至日本后,腹诊更是受汉方医家推崇,以伤寒派吉益东洞为代表,提出“腹部为生命之本,百病皆属其腹部,诊病即必观察其腹部证候”。至清朝,名家俞根初提出“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脏腑如何,则莫如按胸腹”,此乃“中医诊断之第四要诀”。可见,在心下悸之证的描述中,腹证较所谓的心下自我感觉更为客观准确,亦更具临床指导意义。

    2 心下悸之机

    2.1 从条文论心下悸:“心下悸”的记载首见于《伤寒论》,其中直述其病机者有4条,分别为第64条、82条、96条和127条,心下悸之病机从中可探知一二。先观127条“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饮水多而小便利何以见心下悸?《黄帝内经》中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即水饮入于内,胃受纳腐熟,转为津液及精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3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