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8年第7期
编号:172224
基于筋骨理论探讨“筋出槽,骨错缝”与青少年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8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第7期
1筋骨平衡,解剖对位,2结构异常,功能改变,3筋骨失衡,力学变化,4筋骨紊乱,动静触诊,5结语
     李景虎 吕立江(指导)杨 超 王玮娃 王 晟 毛凌宇 刘 鼎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寰枢关节半脱位临床多表现为头昏、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压迫脊髓导致四肢无力、大小便失禁等。该病缘由颈部外伤、慢性劳损、退变及颈咽喉部炎症引起寰椎横韧带松弛,寰枢关节骨性结构及相关附属结构力学发生变化,产生向前、向后及侧方位移超出正常范围而又未达到完全滑脱。近年来,青少年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筋骨理论对诊治伤科疾病有独特优势,而“筋出槽,骨错缝”是中医伤科特有疾病,中医理论认为其是颈椎病等脊柱退行性改变的重要病机。从筋骨理论探讨“筋出槽,骨错缝”与青少年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关系具有临床意义。现分析如下。

    1 筋骨平衡,解剖对位

    寰枢关节半脱位属于中医学“颈痹”“项痹”范畴,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而该病的发生涉及到解剖、生理、病理及生物力学等众多交叉学科。因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寰枢关节易发生病理改变。筋骨理论是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关键病机。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筋、脉、肉、皮、骨是构成整个人体系统的重要环节,筋骨在维持颈椎稳定性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筋”“骨”紧密相连,各归其位,通过“筋”的束骨作用,进而维系骨关节与周围结构组织正常的解剖关系,二者处于动静态平衡中,并完成生理范围内各种生理功能活动[1]。在病理状态下,机体在外伤、慢性劳损等病理因素综合作用下,出现“筋出槽,骨错缝”,相应颈椎整体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而中医学上“筋骨”“经脉”“筋经”及“皮部”等与西医解剖上骨、关节、肌肉、韧带、肌腱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大致相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