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20年第2期
编号:165165
张景岳:说智从《内经》 治痴用“七福”*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0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第2期
景岳全书,古方,1理论阐述,2方剂辑录
     陈永灿 马凤岐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7

    张景岳(1563—1640年),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明代著名医学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编成以其号命名的《景岳全书》而闻名遐迩,故张景岳一名反比其本名张介宾更为人熟知。张氏幼聪慧,喜读书,“自六经以及诸子百家,无不考镜”(《类经·叶秉敬序》);又性豪爽,好游历,壮年时遍游各地,阅历丰富,其外孙林日蔚在《景岳全书》的跋中写其“壮岁游燕冀间,从戎幕府,出榆关,履碣石,经凤城,渡鸭绿”。张景岳于13岁时,随父至京游学,拜当时名医金英为师,颇受金氏喜爱,不几年即尽得所传。其壮年游历颇多,潜心钻研医学是在1620年前后南返回乡之后。张氏专心致志研究医学,对岐黄典籍深入研读,沉潜往复,从容含玩,于1624年刊行《类经》。是书对《素问》《灵枢》的原文进行分类编排,并予以注解,全书共分12大类,每类又分若干小类,条理清晰,便于查览,是后世习研《内经》重要的参考书之一。此时,张景岳医术大有长进,医名日渐彰显,登门求医者接踵而至,余姚大文学家黄梨洲曾谓其“为人治病,沉思病源,单方重剂,莫不应手霍然。一时谒病者,辐辏其门,沿边大帅,皆遣金币致之”。至晚年,张氏将其平生经验编为《景岳全书》,涉及医论医话、本草方剂、临床各科等,集中体现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又撰写《质疑录》一书,“取先贤之经,以辨前贤之误”。张景岳治学谨严,习医“慎敬”,是温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受薛立斋、李东垣、许叔微等的影响较大,亦可能与其早年老师金英擅长大补元气之法有关。其提出“阳常不足,阴本无余”之论,强调阳气的重要性,颇合《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之旨。治疗上注重补养精血,推熟地当归之品;讲求阴阳互根,创左归右归之剂。张氏关于智慧及智力障碍病症的论述不多,主要集中于《类经·三卷藏象类》对《灵枢·本神》篇相关内容的解释和《景岳全书·卷之三十四》对痴呆一病的阐述中,《景岳全书·君火相火论》对志意的产生有所提及。治疗痴呆、健忘的方剂,既有自创的新方,又有汇集的古方。今将相关内容归纳如下。

    1 理论阐述

    张景岳对智慧问题的阐述主要体现在正常生理和因机证治两个方面。正常生理是对记忆、智慧等人体认知活动的解释;因机证治是对健忘成因和治疗的描述。书中对《灵枢·本神》的注释,主要侧重于认知活动的过程;而对痴呆的论述则主要偏于病因病机和治法方剂。

    1.1 对认知活动的解析:中医学对人体认知活动过程的认识,在《黄帝内经》中已有比较深入的描述,其中以《灵枢·本神》中记载的一段最为详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3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