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21年第12期
编号:164020
基于“肝与大肠相通”浅析从肝论治泄泻
http://www.100md.com 2021年3月27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第12期
故用,肝气,1理论渊源,2治法求索,3医案举隅,4小结
     金子然 陈佳丽 万锡钢 夏永良

    1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6

    泄泻病,主要指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水样便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病理因素主要为湿邪,病位有脾、胃、大肠、小肠之分[1]。李中梓《医宗必读》[2]中提出“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对临床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从此九法可知,止泻也并非仅健脾除湿一法。笔者通过“肝与大肠相通”理论来分析肝与大肠的关系,以《伤寒论》中四逆散证及大柴胡汤证分析如何从肝论治泄泻,并佐以夏师医案两则,现阐述于下。

    1 理论渊源

    “肝与大肠相通”首见于《医学入门》[3]: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肾与命门相通,即“脏腑别通”。《素问·阴阳离合论》[4]有云:“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人一身之阴阳,由三阳经、三阴经所统率,足厥阴肝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同主里为阖,故称其相通。唐宗海[4]指出:“盖所谓通者,必有相通之道路。唐宋后凭空说理,不按实迹,西医虽详形略气,然如此等道路,非借西说,不能发明。西医云:人之脏腑,全有连网相联,其连网中全有微丝管行血行气。”他认为气血流通存在于相连膜网的微丝管中,是导致“脏腑别通”的原因,又提出“肝内膈膜,下走血室,前连膀胱,后连大肠,厥阴肝脉,又外绕行肛门”。此论从解剖上进一步指出网膜中的微血管是肝与大肠相通的物质基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