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23年第1期
编号:163465
《伤寒论》第12条“鼻鸣”解读
http://www.100md.com 2023年3月23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第1期
鼻息,鼻音,闭塞性,1后世医家认识,2基于鼻生理病理学理解“鼻鸣”,3结合桂枝汤证表现解读“鼻鸣”,4结语
     丁小龙

    杭州市中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7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所作[1],由于距现今久远,故而当时的语言文字词义与现今大不相同。正确理解原文词义对学好《伤寒论》至关重要。笔者览阅后世伤寒学者的注解,并结合自身的鼻科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分析得出《伤寒论》第12条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中的“鼻鸣”可能存在以下两种解读:一是患者讲话过程中,因鼻甲、鼻腔黏膜肿胀或鼻涕堵塞等原因,“声能”气流进入鼻腔鼻窦受阻,导致鼻腔及鼻窦共鸣减弱,而产生的闭塞性鼻音;二是用鼻呼吸时,空气进出鼻腔因阻力增大而产生的呼吸声(鼻息声)。“鼻鸣”应理解为“闭塞性鼻音”更为恰当,现探讨如下。

    1 后世医家认识

    后世有不少医家注解《伤寒论》,其中金代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2]中记载有“鼻鸣干呕者,风拥而气逆也。”明代方有执在《伤寒论条辨》[3]中述:“鼻鸣者,气息不利也;盖阳主气而上升,气通息于鼻,阳热壅甚,故鼻窒塞而息鸣。”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4]中述“皮毛内合于肺,皮毛不固,风邪侵肺,则气壅而鼻鸣矣。”清代柯琴的《伤寒来苏集》[5]认为“风之体在动,风之用在声,风自皮毛入肺,自肺出鼻,鼻息不和则鸣,此声见于外者然也。”后世医家认识到“鼻鸣”是因鼻塞而产生的,但未能讲明“鼻鸣”是讲话时伴随的病理性鼻音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