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性别辨认中返回抑制效应的性别差异*
卵泡,异性,1引言,2方法,1被试,2实验仪器与材料,3实验设计,4实验程序,3结果,1面孔性别辨认任务的正确率,2面孔性别辨认任务的返回抑制效应,3不同生理期女性被试面孔性别辨认任务的返回抑制效应,4讨论,1不同面孔性
徐丹妮,2张佳悦李先春(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上海 200062) (2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杭州 310028)
1 引言
在线索-靶子实验范式(cue-target paradigm)中,对空间某一位置进行线索化, 会使紧接着随机出现在该位置上的靶刺激的反应时加快, 即产生易化作用(Posner, 1980)。Posner和Cohen发现, 当外源性线索和靶子呈现的时间间隔(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SOA)大于300 ms时, 线索化位置上的靶刺激的反应时反而显著长于非线索化位置的反应时, 表现为对线索化位置靶刺激反应的抑制作用, 将这种抑制作用称之为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 IOR)(Posner & Cohen, 1984)。因此, 返回抑制是对原先注意过的物体或位置进行反应时所表现出的滞后现象, 它有助于注意解除先前注意的位置转向新的空间位置, 能够提高注意在视觉空间搜索中的效率,具有适应意义, 反映了人类对复杂环境的进化适应性(Klein & MacInnes, 1999; Weaver, Aronsen, &Lauwereyns, 2012)。研究证实返回抑制现象产生的SOA长度与任务性质是相关的, 如在简单觉察任务下, 300~500 ms的SOA可产生返回抑制效应, 而对于复杂辨别任务, 只有当SOA不短于700 ms时才能观察到返回抑制效应(Lupiá?ez, Milán, Tornay,Madrid, & Tudela, 1997)。众多研究者从注意的解除成分来探讨返回抑制现象的发生, 即对先前注意位置的解除所导致的抑制后效(Inhibitory aftereffect)被广泛认为是返回抑制的一种机制(Taylor &Therrien, 2005)。
由于人类的进化依赖于对社会刺激的信息加工, 所以有必要考察在自然观测状态下社会刺激如何影响返回抑制效应(Alexander & Charles, 2009)。面孔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性和生物性视觉刺激(Weaver, Aronsen, & Lauwereyns, 2012), 包含着丰富的社会信息, 如性别、年龄、表情以及种族等(Duncan et al., 2007)。社会交往过程中, 人们要对面孔这一社会性刺激迅速地做出大量有效加工, 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近年来, 较多研究从注意的解除成分上探讨了面孔特性对返回抑制的影响(Bindemann & Burton, 2008; Pérez-Due?as, Acosta,& Lupiá?ez, 2009; Taylor & Therrien, 2005, 2008;Theeuwes & Van der Stigchel, 2006; Wang & Klein,201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31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