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学报》 > 2013年第10期
编号:1061929
人类面孔识别工作记忆的脑电位特征*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31日 心理学报 2013年第10期
振幅,波形,1引言,2方法,1被试,2刺激材料,3实验程序,4ERPs记录,5ERPs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3结果,1行为数据,2脑电结果,2.1枕颞区两侧面孔特异性成分N170,2.2靶与分心物的ERPs,4讨论,1面孔识别
     孙天义 许远理 郭春彦

    (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2信阳师范学院心理系,信阳 464000)(3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8)

    1 引言

    面孔是一种意义丰富的非语言刺激,是人类表达、认知情感的重要工具和途径。面孔识别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技能,在缺乏外部线索的情况下,它有助于我们对他人面孔的熟悉度、情绪状态、社会地位、性别、年龄和种族等方面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从而更有利于人们社会交往和适应环境。

    面孔识别与物体识别都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功能,两者之间是否有着相同的脑机制,是否存在独立的面孔加工系统与一般物体加工系统,这些是长期以来存在争议的问题(Moscovitch,Winocur,&Behrmann,1997)。有研究者主张面孔识别具有特异性,例如,面孔失认症病人虽然对面孔不能识别,但对其他物体的识别却基本没有困难(Diamond,Valentine,Mayes,&Sandel,1994;Meadows,1974;Young &Ellis,1989)。现代无创伤脑成像技术PET和fMRI方面的研究发现,人类大脑皮层上存在某些区域专门负责面孔加工,研究者将该区域称为梭状回面孔区(Kanwisher,McDermott &Chun,1997;McCarthy,Puce,Gore,&Allison,1997)。而高时间分辨率的ERP技术对跟踪面孔识别加工进程更为有效。如 Bentin,Allison,Puce,Perez和McCarthy(1996)在对正立面孔、倒置面孔、扭曲面孔、孤立面孔,以及非面孔刺激引发的 ERPs进行比较的实验中发现,只有刺激是面孔时,才会在腹侧颞叶后部和脑后部电极T5及T6处引发一个负波N170(时间在170 ms左右的负波),而汽车、手、家具等均不能产生 N170。还有研究发现,在枕颞两侧,面孔刺激诱发的负波波幅总是比以同等方式呈现的其他刺激(鸟、汽车等) 引起的波幅大得多(Eimer,1998,2000)。研究者认为面孔和其他物体之间的这种N170差异反映了面孔加工具有特异性。并且,研究还发现面孔 N170具有右半球优势(Rossion &Jacques,2008;Tanaka &Pierce,2009;Cauquil,Edmonds &Taylor,2000)。这些研究发现的“右半球优势”缺乏统一性,且所选择的电极较少(如Rossion和Jacques选择的是P10一个电极;James和Lara使用PO7、PO8;Cauquil,Edmonds和Taylor选用左侧枕颞的P7和P9,以及右侧枕颞区的 P8和 P10),缺乏代表性,不足以说明右半球优势的具体情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04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