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学报》 > 2014年第2期
编号:1061908
注意力资源限制与双任务的相互干扰机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5日 心理学报 2014年第2期
中枢,瓶颈,效应,1引言,2实验一注意力资源强竞争与双任务干扰,1研究方法,1.1被试,1.2实验材料与仪器,1.3实验设计,1.4实验程序,2结果,2.1声音任务,2.2视觉任务,2.3声音任务和视觉任务的相互关系,3
     吴彦文 游旭群 李海霞

    (1天水师范学院心理系, 天水 741001) (2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西安 710062)

    1 引言

    双任务操作是指被试同时或继时操作两种快速的反应时任务, 当这两个任务呈现的起点时间间隔不同步(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 简称SOA)时,通常发现随着SOA的缩短, 任务1 (简称T1)和任务2 (简称T2)在加工时间上有较高重叠时, T2的反应时(简称RT2)会显著延迟(Pashler, 1994a, 1994b)。SOA缩短导致 RT2延迟的现象即心理不应期(Psychological refractory period, 简称 PRP)效应(Pashler, 1994b; Pashler, Harris, & Nuechterlein,2008)。

    1931年Telford首次运用PRP范式揭示了双任务的干扰现象。他发现在较长的SOA条件下, 被试有足够的时间首先完成对 T1的反应选择(response selection)后再进行T2的反应选择时, 对T2的反应并不受T1加工的干扰。若SOA较短, 当T1正在进行反应选择加工时 T2 也随即出现, 由于 T1暂时占据了单通道瓶颈加工器(single-channel bottleneck processor), T2的反应选择必须等待T1完成其反应选择加工后才能进入容量有限的瓶颈加工器。SOA越短, T2到达的越快, T1和T2的重叠程度越高, T2等待 T1完成瓶颈加工的时间越长,任何延长T1加工的因素就越容易延长RT2。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Pashler提出了反应选择瓶颈(response-selection bottleneck, 简称RSB)模型。该模型认为, 任何一个任务的加工过程由 3个独立的阶段组成(如图 1所示):瓶颈前阶段(A),主要负责刺激识别和特征提取; 瓶颈阶段(B, 中枢加工器), 主要负责反应选择; 瓶颈后阶段(C), 主要负责反应执行和动作调整。A和C两个阶段允许多个刺激同时输入, 也能和另一任务的瓶颈阶段并行进行加工。但中枢加工器一次只能加工一个任务,当T1正在进行中枢加工时, T2的反应选择必须等待T1释放中枢瓶颈后才能进入中枢加工器, PRP效应是由于 T1的反应选择导致 T2受到中枢瓶颈(central bottleneck)限制机制的制约(Pashler, 1994a,1994b)。

    根据其理论基础, RSB模型对RT1(T1的反应时)和 RT2作出了预测:在 RT1上, 无论 SOA和T2难度如何变化, RT1始终不受SOA长短和T2难度变化的影响(Case A和Case B)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04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