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学报》 > 2014年第3期
编号:1061897
启动语言对汉-英双语者场景一致性判断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6日 心理学报 2014年第3期
图文,短语,1前言,2方法,1被试,2设计,3材料,4仪器,5程序,3结果与分析,1总注视点持续时间,2总注视次数,3前景区注视点持续时间,4背景区注视点持续时间,5前景区注视点次数,6背景区注视点次数,7平均注视点
     王 娟 张积家

    (1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徐州 221116) (2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872)

    1 前言

    语言、文化与思维的关系备受人们的关注。对这一问题,出现了不同的观点。语言普遍论认为,人类的基本认知过程相同,归类、学习、推理等具有普遍性(Nisbett,Peng,Choi,&Norenzayan,2001)。语言相对论则认为,语言影响认知,并在颜色知觉、时空表达、数的表达、亲属词认知、社会知觉等领域发现了大量的证据。语言相对论以Sapir-Whorf假设为代表。Sapir-Whorf假设可以分为3个层次:(1)强式:语言决定思维;(2)弱式:语言影响知觉;(3)最弱式:语言影响记忆(张积家,刘丽虹,谭力海,2005)。

    近年来,跨文化研究得出了与语言相对论一致的结论。研究者采用眼动、脑电和fMRI技术考察了东西方个体在知觉、语义组织、记忆和推理等认知过程的差异,发现东方人优先地关注背景信息,西方人优先地关注目标物体(Nisbett&Miyamoto,2005;Chua,Boland,&Nisbett,2005);东方人根据人物的功能关系分组(如根据母子关系将母亲和孩子组合在一起),西方人根据人物的身体特征分组(如将女人与男人组合,因为都是成年人)(Chiu,1972;Ji,Zhang,&Nisbette,2004);当目标物的背景信息发生改变时,东方人能够再认编码过的目标物的数量显著减少,西方人对目标物的再认受背景影响的程度较小(Masuda&Nisbett,2001)。对东西方的老年人和青年人的适应性学习研究表明,东方老年人在目标物加工区表现出适应缺失,在背景加工区表现出正常的适应性(Goh et al,2007)。总的来看,东方人更多地采用整体思维和场依存型的认知方式,西方人更多地采用分析思维和场独立型的认知方式。Varnum,Grossmann,Kitayama和Nisbett(2010)提出的社会取向假说(Social Orientation Hypothesis)认为,社会取向的差异能够很好地解释东西方人的认知分化,但却不能排除语言、基因和文化的作用。

    场景加工是检验文化差异效应的重要手段。场景是由空间分布合理的背景和离散的物体构成的真实环境(Henderson&Hollingworth,1999)。在场景中,物体是能够被移动的小范围的非关联的实体,背景是较大范围的实体,具有不可移动的表面与结构(Henderson,2005)。在场景加工中,人们有选择地注视感兴趣的区域,利用这些信息来考察所关心的问题,能够提供有效的实时性的数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96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