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学报》 > 2014年第3期
编号:1061899
从母亲的敏感性到学步儿的依恋安全性:内部工作模式的桥梁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6日 心理学报 2014年第3期
类别,1前言,1母亲敏感性与学步儿依恋行为:内部工作模式的机制作用,2母亲敏感性与学步儿内部工作模式,3母亲敏感性,依恋行为与内部工作模式:个体定向的视角,2研究方法,1被试,2研究程序,3研究工具
     林 青 王争艳 卢 珊 梁 熙 贺 琼 王 朝 胡若时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8)

    1 前言

    个体人格的发展是在遗传基础上通过与互动对象建立各种关系而逐步完成。在这些关系背景中婴幼儿发展出了自己是谁、其他人是谁以及如何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最早的理解。由于其独一无二的、广泛的、潜在持续的影响力,母婴依恋关系成为了关系网络的中心(Thompson,2006/2009)。依恋研究成为了理解个体早期社会性人格发展的途径与窗口。从依恋的行为和内部表征上探讨其起源问题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影响安全依恋形成的动因,从而使我们从源头上把握早期社会性人格发展的关键。

    1.1 母亲敏感性与学步儿依恋行为:内部工作模式的机制作用

    依恋可以定义为不受时空限制地将某人与另一人联系起来的一种持久的情感联结(Ainsworth,1973)。依恋理论家们认为,看护者对婴儿的敏感性是影响依恋安全性形成的核心要素。从Ainsworth,Bell和Stayton(1971)巴尔的摩研究开始,已有很多证据表明早期母婴互动中母亲对婴儿反应的敏感性对婴儿的依恋安全性具有预测作用。Ainsworth,Blehar,Waters和Wall(1978)通过研究证实母亲敏感性与依恋安全性存在显著的相关(

    r

    =0.78)。1997年De Wolff和van Ijzendoorn对母亲敏感性和婴儿依恋安全性的关系进行的元分析发现,二者存在中等、稳定的相关(联合效应值为0.22),这与其它研究文献所报告的结果相一致(Belsky,1999;Thompson,1998),也与NICHD的纵向研究所得结果一致(NICHD Early Child Care Research Network,1997,2001),无论是使用婴儿陌生情境测验、AQS还是Cassidy-Marvin程序评估依恋,从中得到的结果都是一致的。在另一关于敏感性干预提高依恋安全性的元分析中(Bakermans-Kranenburg,van Ijzendoorn,&Juffer,2003)发现,设计精良的干预措施在提高敏感性反应方面很有效,而且这些干预措施对增强依恋安全性具有微小但却重要的影响。可以看出,以往大部分研究秉承了从母亲到儿童的单向社会化模型,只考察了外部的可观察的母亲行为对儿童依恋行为的作用,忽视了儿童自身的认知能力在其中的作用研究。

    Bowlby的最具启发意义的理论观点之一就是:在个体和依恋对象的实际交往中会形成个体和依恋对象之间的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IWMs),它是对早期依恋经验的内部表征(Bowlby,197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4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