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学报》 > 2014年第4期
编号:1061880
艺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fMRI研究:一项基于智能CAD的探索*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2日 心理学报 2014年第4期
脑区,人脸,1引言,2研究方法,1实验设计,2实验,2.1实验材料,2.2被试,2.3fMRI实验要素,2.4实验流程,3数据的收集与采集,1数据采集,2数据分析和统计,3结果分析,4讨论,1内侧
     范亮艳 范晓芳 罗位超 吴功航 严 序 尹大志吕 岳 朱君明 徐冬溶

    (1华东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 脑基因组重点实验室和磁共振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62)

    (2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计算机系, 上海 200062) (3浙江大学 第二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杭州 310009)

    (4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纽约精神疾病研究所 磁共振中心, 纽约 10032)

    1 引言

    联想学派的Mednick (1962)在他著名的远距离联想理论中认为“在创造性过程中, 大脑中已经存在的思想以不同寻常的、创新的和有用的组合方式联系在一起。我们已有的每一个映像或概念与其它映像或概念联系在一起。”

    人类之所以能够进行创造, 是因为事物之间能够基于一定的联系进行相互的结合与重组。一个事物变成另一个事物, 是因为结合了其它事物, 如果一个事物不与其它任何事物结合, 就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创造也不可能发生。客观世界为人类提供了进行创造的前提和条件, 提取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一个事物, 它的全部属性都可以归属到这个高维空间中的某些维度上, 而该属性所具备的值都可以定位到这一维度的某个点上, 正是这样的一些坐标点组成了人们所看到的具备不同属性不同特征的各种事物。这就为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和进行组合提供了可能, 高维空间中的这些不同的维度就是不同事物之间进行彼此联系的中介。通过对处于不同维度上的事物的不同属性的值进行各种变化与重组,即可不断地生成新事物。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就是客观世界的高维空间里, 人们以事物不同的属性所属的维度作为中介, 进行交叉、重组与综合, 进而产生新颖性的一种认识活动。

    近年来, 随着功能磁共振技术等神经科学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与成熟, 针对创造性思维中发散性思维、顿悟这几个研究领域的神经机制的探索逐渐多了起来, 但是对于艺术设计及创作的研究不多。

    Solso (2001)是较早采用神经成像手段研究艺术家创作过程的科学家之一。实验要求专业画家和普通被试创作一系列的脸部画像并记录其脑激活情况。结果发现, 无论是专业画家还是普通人, 在任务进行中右后侧顶叶脑区都呈现血流量的增加,而这个区域通常与面部识别处理有关。但也发现专业画家对应脑区的激活程度比普通人低。此外, 专业画家的右前侧脑区激活程度要高于普通人, Solso(2001)认为这是由于艺术家通常采用“高级指令”认知功能来观察和创作脸部画像的缘故。Bengtsson,Csíkszentmihályi和 Ullén (2007)通过即兴钢琴演奏任务考察了音乐创作中的脑活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73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