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共情能力及情绪表情注意方式*
点数,恐惧,1引言,2方法,1被试,2实验材料,3实验程序,4数据的分析与收集,3结果,1孤独症儿童对不同情绪表情的自主生理反应,2孤独症儿童对不同情绪表情的注意方式,2.1三组被试对不同情绪表情的总注视时间,2.
马伟娜 朱蓓蓓(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杭州 310036)
1 引言
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是一种始发于婴幼儿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社会性交往障碍、言语交流障碍及兴趣范围狭窄与行为刻板重复为其主要特征(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 1994)。其中社会交往障碍是孤独症患者最主要的特征, 他们很难理解和感知社会性线索, 在分享经验和情绪方面存在明显障碍。情绪共情即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替代性分享及自动模仿, 可使个体快速地感知他人的情绪, 是个体社会交往的重要基础,包括对他人情绪状态的自动感知和自动模仿两方面。面部情绪表情能诱发个体对他人表情的自动模仿(Dimberg, Thunberg, & Elmehed, 2000)和对他人情绪状态的自动感知, 使个体产生情绪共情(Stel,van den Heuvel, & Smeets, 2008)。
对他人情绪表情的自动模仿可通过测量肌电的变化率来获得。由于很难直接观察到个体对他人面部表情的模仿, 因此可通过表情肌的肌电变化率来衡量。肌电是反应肌肉变化的灵敏指标, 可反映个体对表情的自动模仿能力(Dimberg, 1982; Cacioppo, Petty,Losch, & Kim, 1986; Lang, Greenwald, Bradley, &Hamm, 1993)。Ekman和Friesen (1978)发现高兴表情会引起脸颊部位即颧肌肌电水平的变化, 悲伤表情能够引起嘴角部位即提肌肌电水平的变化, 恐惧表情会出现眉毛上挑即额肌中部肌电水平的变化, 生气表情会导致皱眉的反应即皱眉肌肌电水平的变化。
对他人情绪状态的自动感知可由自主生理反应来获得(Lang, Bradley, & Cuthbert, 1990; Lang,1995)。自主神经系统对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所产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不同情绪状态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心跳、皮电等自主生理反应 (Bradley, Hamby, L?w, & Lang, 2007; Riby,Whittle, & Doherty-Sneddon, 2012)。由情绪表情所诱发的生理反应(如皮电、皮温、指脉)同样能够较好地反映个体的情绪共情能力:皮电反应与刺激图片的效价和唤醒度密切相关, 刺激物的情感唤醒度和效价越高, 其所诱发的皮电水平则越高(Bradley,Codispoti, Cuthbert, & Lang, 2001), 消极表情所引起的皮电变化率显著高于积极表情(Bradley,Moulder, & Lang, 200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54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