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动宾结构惯用语加工的基本单元:来自词切分的证据*
语汇,1前言,2实验1空格切分对惯用语加工的影响,1方法,1.1被试,1.2设计,1.3材料,1.4程序,2结果与分析,3讨论,3实验2阴影切分对惯用语加工的影响,1.3材料及程序,4综合讨论,1整语是汉语
马利军 张积家(1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100872) (2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广州 510006)
1 前言
惯用语(idioms)是汉语语汇的一种(温端政,2005)。它的语义通达不符合一般语言的加工规律,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组合, 常常超越语素义来表征丰富的隐喻义。通常, 句法分析促进字面义的通达,但字面义并不发挥语用交流的功能, 比喻义才是惯用语的语用义。例如, “嚼舌头”用舌头来借代说话,因为说话同舌头有关, 而比喻义是指搬弄是非。鉴于句法加工和语义分析的不一致, 惯用语成为比喻性语言理解研究的重要素材之一。同时, 惯用语从更深的层面上反映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对惯用语加工机制的探讨有助于揭示人类思维的机制(Yang,Edens, Simpson, & Krawczyk, 2009)。
目前, 人们对于惯用语的表征机制争议较大。争论的焦点是惯用语在心理词典中如何表征:究竟是整语表征, 还是语素表征, 抑或二者同时存在?如果是语素表征, 语素义又如何整合出整语义?非建构的观点(Non-compositional View)认为, 惯用语加工是直接提取, 语素义在加工的早期并未被激活。惯用语在语义上不可预测, 在句法上不可分析,惯用语是“长单词”、“死隐喻”, 对惯用语的储存和提取类似于其它的词汇单元(Caillies & Butcher,2007)。但是, 研究发现, 语素性质和频率促进或者抑制对惯用语的理解(马利军, 张积家, 2008; 张积家, 马利军, 2008)。Papagno和Genoni (2003, 2004)对句法能力受损、语义理解正常的失语症患者研究发现, 句法能力受损干扰患者对惯用语的理解, 表明在惯用语理解中涉及句法分析。Peterson, Burgess,Dell和Eberhard (2001)表明, 即使比喻义得到了通达, 被试依然对惯用语进行句法分析, 表明句法分析是自动地发生的。建构的观点(Compositional View)认为, 惯用语是语素义的整合或者是惯用语特殊性质的识别, 语素义在加工的早期就被激活了。构造假说(Configuration Hypothesis)认为, 惯用语加工主要是识别“惯用语键(idiomatic key)”, 句法分析和语义加工的目的均是识别惯用语的“抽象”本质。佘贤君, 王莉, 刘伟和张必隐(1998)认为,惯用语不是以单词的形式储存在心理词典中, 而是以节点的形式储存的, 惯用语理解是意义建构的过程。但建构的观点无法解释在语汇使用中惯用语句法行为的限制, 如动宾结构惯用语不能够进行被动变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53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