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情绪分享过程中情绪反应自我指向增强效应的初探*
竞争对手,1问题提出,2实验,1方法,1.1被试,1.2实验设计,1.3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1.4实验流程,2结果,2.1正确率,2.2评估分数,2.3反应时,3讨论,1情绪反应自我指向在不对称情绪分享过程
邓 琳 罗品超 王俊芳 方俊聪 郑晓纯 李 悦 郑希付(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广州 510631)
1 问题提出
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情绪反应会自动化的感染对方的情绪, 并且引起自己类似的情绪反应(Niedenthal, 2007; Van Baaren, Decety, Dijksterhuis,Van der Leij, &Van Leeuwen, 2009), 如对方悲伤时,自己也会产生悲伤的情绪, 并且对方的悲伤会引发个体对对方的怜悯之情。但是, 在现实人际交往中,我们不可能随时随地的感染对方的情绪, 给予对方共情关注, 因为, 情绪感染和对他人的共情关注会受到人际关系的调节, 如主客体是否熟识(亲密性),年龄个性是否接近(相似性), 是竞争关系还是合作关系(相互依赖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共情主体对客体的共情程度。当人际关系有矛盾时, 共情主体会产生较低的共情关注(Hein, Silani, Preuschoff, Batson,& Singer, 2010; Koban, Pourtois, Vocat, & Vuilleumier,2010), 甚至当人际关系处于竞争时, 主体会产生和客体完全相反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这种主客体之间不对称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称之为不对称共情(Yamada, Lamm, & Decety, 2011)。
不对称共情首次由 Aderman和 Unterbergert(1977)提出, 随后得到 Englis, Vaughan和 Lanzetta(1982)等研究者的证实。以往关于人际关系对共情影响的研究主要涉及共情主体和客体的熟识性(Seifritz et al., 2003), 主体对客体的偏好(Singer et al., 2006; Takahashi et al., 2009), 主、客体的合作和竞争关系(Cikara, Botvinick, & Fiske, 2011; Yamada et al., 2011)等, 这些研究虽然发现了人际关系对共情的影响, 证实了不对称共情的存在, 但没有进一步揭示不对称共情的内在机制, 限制了对个体不对称共情调节的进一步研究。尤其在现代生活中, 紧张的人际关系致使个体的不对称共情更加普遍, 个体更加在意自己的得失, 而无视他人的利益, 亲社会行为日益减少。因此, 探究不对称共情的内在机制对于进一步研究如何调节个体的不对称情绪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 Goubert等人(2005)提出的疼痛共情认知模型, 共情的情绪反应可以分为指向自身(selforiented)的反应(如个人悲伤)和指向他人(otheroriented)的反应(如共情关注), 这两种反应在本质上存在差异, 行为结果也不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29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