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的联合再认范式中情绪对错误记忆影响的年龄差异*
偏向,积极情绪,效价,1引言,2研究方法,1取样,2研究工具,3实验程序,4数据收集与管理,3研究结果,1以虚报率为指标的错误记忆结果分析,2情绪对错误记忆影响之年龄差异的机制分析,4讨论,1情绪效价对年轻人
肖红蕊 黄一帆 龚先旻 王大华1 引言
记忆往往并非是现实的忠实重现(Roediger &McDermott, 2000; Schacter, 1999; Wagner et al.,1998)。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经常会错误地回忆起从来没经历过的事情, 或者回忆的内容与现实并不相符, 这时错误记忆(false memory)便产生了。Roediger和 McDermott (1995)在 Deese (1959)记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扩展, 创造出了研究错误记忆的经典实验室范式——Deese-Roediger-McDermott (简称 DRM)范式。在这个实验范式中,学习阶段要求被试识记一系列语义相关的单词(例如床铺、做梦、打盹、疲倦、夜晚、睡醒、休息), 并且这些单词的语义均指向一个关键诱饵单词(睡觉),但是这个关键诱饵在学习阶段并不呈现; 在之后的回忆或者再认测验阶段, 被试对关键诱饵的虚报率非常高, 甚至达到了对学习过单词的击中率水平。
模糊痕迹理论(Fuzzy Trace Theory)由Reyna和Brainerd (1995)提出, 之后的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不断的验证和完善, 使得该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和预测错误记忆现象及其产生机制。模糊痕迹理论认为人们在对事件进行记忆编码的过程中, 会形成两种不同的记忆痕迹, 即字面痕迹(verbatim trace)和要点痕迹(gist trace), 这两种痕迹是再认判断的基础。其中, 字面痕迹是对具体的细节特征进行感知加工所形成的较明确和清晰的记忆表征; 而要点痕迹强调的是对项目意义以及项目之间组织关系的加工, 形成的是较为概括而笼统的记忆表征。这两种痕迹是平行存储、独立提取的。对这两种痕迹的编码和提取均能促进记忆的击中概率, 但是它们对错误记忆(即虚报率)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具体而言, 基于字面痕迹的提取能够降低错误记忆, 而基于要点痕迹的提取会提高错误记忆。某种痕迹越强,其相对提取概率就越大, 对错误记忆的影响权重也越大。要点痕迹是DRM范式中错误再认的主要基础(Brainerd & Reyna, 2005)。
在记忆痕迹的加工过程中, 情绪是无法忽略的重要影响因素。大量关于正确记忆的研究发现了所谓的情绪效应(emotional effect of memory), 即相比于中性信息, 人们会对情绪性信息加工和记忆得更好(Kensinger, 2009b; Reisberg & Hertel, 2005)。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不同情绪效价对记忆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在年轻群体中往往体现为消极偏向(Baumeister, Bratslavsky, Finkenauer, & Vohs, 2001;Charles, Mather, & Carstensen, 2003; Grady, Hongwanishkul, Keightley, Lee, & Hasher, 2007), 即年轻人对带有消极情绪色彩的项目记忆成绩更好; 而在老年群体中往往表现为积极偏向(positivity bias;Carstensen, Mikels, & Mather, 2006; Reed & Carstensen, 2012; Spaniol, Voss, & Grady, 2008), 即老年人倾向于将注意力集中在积极的信息上, 对包含积极情绪的信息加工得更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17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