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学报》 > 2015年第2期
编号:1061804
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的范畴间差异对多身份追踪的促进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6日 心理学报 2015年第2期
工作记忆,方位,1前言,2实验1,1实验1A,1.1被试,1.2实验设计,1.3实验材料,1.4实验过程,1.5实验结果,2实验1B,2.1实验设计,2.2被试,实验材料与过程,2.3实验结果,3实验1
     白 田 吕 创 魏柳青 周义斌,4 张学民,5

    (1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2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 310028)(3河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郑州 450044)(4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州 350108)(5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1 前言

    传统的视觉知觉和注意研究主要集中在静态场景和单焦点目标领域。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且常常需要对多个动态变化的信息同时进行知觉和注意加工。Pylyshyn和Storm(1988)提出的多目标追踪(Multiple Object Tracking,MOT)范式是研究动态场景中视觉注意加工较常用的范式。在多目标追踪范式中,目标和非目标表面特征相同,即不带有身份特征。基于现实生活中个体注意的对象往往带有一定的表面特征信息,Oksama和 Hy?n?(2004)使用带有身份特征的运动对象,发展出了多身份追踪(Multiple Identity Tracking,MIT)范式。多身份追踪任务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观看篮球或足球比赛时注意场上双方球员的跑动变化,司机开车时注意前后左右相对运动的行人和车辆等。多身份追踪的研究揭示了影响人们视觉追踪和身份识别的因素与认知加工机制,以及如何才能更高效精准的追踪特定身份的目标。

    以往关于多身份追踪的研究发现,对象的身份特征在追踪过程中会得到加工并对追踪表现和身份识别产生影响(Oksama &Hy?n?,2004,2008;Horowitz et al.,2007;Makovski &Jiang,2009a,2009b;Ren,Chen,Liu,&Fu,2009;Pinto,Howe,Cohen,&Horowitz,2010;De-Wit,Lefevre,Kentridge,Rees,&Saygin,2011;Liu,Chen,Liu,&Fu,2012;Howe &Holcombe,2012;张滨熠,丁锦红,2011;魏柳青,张学民,李永娜,马玉,2014)。有研究表明,多身份追踪中身份加工与目标追踪共享有限的注意资源(Cohen,Pinto,Howe,&Horowitz,2011;Botterill,Allen,&McGeorge,2011;Horowitz et al.,2007),并且身份加工在某种程度上是不随意的(Involuntary),无论其能否促进目标追踪,身份信息都会得到加工(Liu et al.,201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31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