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1995~2011*
文献,1前言,2研究方法,1文献搜集,3研究结果,1中国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的变化趋势,2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的区域差异,3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的行业差异,4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趋
黄四林 侯佳伟 张 梅 辛自强 张红川 孙 铃 窦东徽(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1心理学系, 2社会学系, 北京 100081)
1 前言
2009年, 美国《时代》周刊指出, 数千万背井离乡且多数是抛下家庭, 去高速发展的沿海城市打工的中国农民工使中国摆脱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并且是他们带领世界经济走向复苏(Ramzy,2009)。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 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当前, 中国农民工的数量在持续攀升, 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 2.68亿人, 比 2012年增加 633万人, 增长2.4% (国家统计局, 2014)。2013年12月,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指出, 要以人为本,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水平, 其首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 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心理健康是农民工自身素质和适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准确掌握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变迁规律, 有助于预测该群体的发展动态, 为提升其融入城镇的能力, 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目标提供科学依据。为此, 本文试图揭示近20年来中国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的变迁趋势, 分析不同地区、行业、年龄和性别等亚群体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的差异。
综合已有研究发现, 研究者到目前为止对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仍然存在争议。即使绝大多数调查采用了同一测查工具——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 简称SCL-90),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 仍然出现了矛盾的结论。这些调查结果主要分为两类观点:即乐观说和悲观说。乐观说认为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或等同于一般成人。这一类调查发现, 农民工 SCL-90的各因子(心理问题)得分明显低于金华、吴文源和张明园(1986)所建立的全国成人常模, 说明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好于一般成人(蒋立新, 2004; 廖传景, 毛华配, 宫本宏, 2010; 刘德坚, 郑磊, 罗碧青, 2011;郑磊, 谭庆平, 许贤, 2012)。悲观说则提出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成人, 甚至心理健康问题严重或极其严重。支持此观点的研究发现, 农民工SCL-90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郭丽花, 崔萍,2009; 蒋庆飞等人, 2009; 刘德坚, 郑磊, 贺锋,2012; 刘晋洪, 张泉水, 夏莉, 唐建军, 2007)。
乐观说和悲观说的争议导致人们对农民工心理健康真实状况的认识出现混乱, 解决这种问题的常用方法是元分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0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