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学报》 > 2015年第5期
编号:1061763
5-HTR1A基因rs6295多态性与父母教养行为对青少年早期抑郁的交互作用:不同易感性模型的验证*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6日 心理学报 2015年第5期
基因型,性别差异,1问题提出,2研究方法,1样本,2研究工具,仪器与材料,2.1青少年抑郁量表,2.2父母教养行为问卷,2.3DNA样本采集,提取,分型仪器与
     王美萍 张文新 陈欣银

    (1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济南 250014) (2宾夕法尼亚教育研究所,美国费城 19104-6216)

    1 问题提出

    抑郁是个体主要和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造成残疾和疾病负担的五大原因之一(Caspi et al.,2003)。它通常用来指一系列范围较广的情绪问题,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种类型:抑郁情绪(depression mood),主要特征是悲伤、苦恼或烦躁等;抑郁综合征(depressive syndromes),除表现出消极情绪外,还伴随着退缩、注意力涣散等行为特征;抑郁障碍(depressive disorder)或者重性抑郁(major depression),除上述特征外,同时伴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如失眠、厌食等(Compas,Ey,&Grant,1993)。常态群体中儿童青少年的抑郁主要表现为抑郁情绪和抑郁综合征,而精神病学领域主要考察的是重性抑郁或者抑郁障碍。

    青少年早期是抑郁发生的关键时期。横断和追踪研究均表明,与童年期相比,青少年早期的抑郁情绪发生率迅速增加(Brendgen,Wanner,Morin,&Vitaro,2005),此后,趋于稳定并接近成人总体水平(Compas et al.,1993)。文献显示,我国中学生的抑郁综合征发生率在20%~44%之间(冯正直,2002;王卫,2000),而且青少年期的抑郁会导致该时期的个体心理失衡,并与成年后的继发抑郁显著相关(Pine,Cohen,Cohen,&Brook,1999;Lewinsohn,Solomon,Seeley,&Zeiss,2000)。因而,考察青少年期抑郁,特别是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影响因素与发生机制是抑郁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基础性课题。

    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兴起与发展,探索与抑郁相关的遗传基因及其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方式成为当前该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发现。例如,Caspi等人(2003)刊发于《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transporter-linked promoter region,5-HTTLPR)基因多态性对压力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与携带 LL纯合型基因的个体相比,那些短等位基因携带者(携带SL和SS基因型的个体)在面临压力性生活事件时,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斯坦福大学的 Thompson,Parker,Hallmayer,Waugh和Gotlib (2011)近期的研究表明,催产素受体(oxytocin receptor,OXTR)基因rs2254298多态性与消极父母教养环境对青少年的抑郁具有显著交互作用,那些携带杂合型基因(AG)且成长于高消极环境下的青少年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36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