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语序还是优势解读?利用ERP考察汉语双论元歧义句的解歧过程*
加工,1引言,2实验,1被试,2设计,3材料,4步骤,5脑电记录,6数据分析,3结果与分析,1行为结果,2ERP结果,4分析与讨论,1汉语NP1-NP2-Verb中语序与生命性的交互作用,2实验
王路明(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杭州310023)
1 引言
句子理解是一个从声音、文字或手势等简单语言形式到复杂句子意义的动态过程。该过程的实现方式在所有语言中相同还是因语言的不同而不同,这是心理/神经语言学家探索语言加工机制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早期心理语言学研究通常利用句法结构,即以词类和语法关系为基础的理论,来解释一些句子加工现象(如Kimball,1973;Frazier&Fodor,1978),最具代表性的是主语优势现象(subjectpreference),一种主语优先于宾语的语序效应。譬如在印欧语言中,当句首论元(NP1)既可以是主语也可以是宾语的歧义情况下,它更有可能被分析成主语而不是宾语。然而,近期ERP研究在“主语”概念本身就极具争议的汉语中也发现了主语优势:相对于主语在先的参照句“演员理解了…”,宾语在先的条件句“小说理解了…”在解歧动词处发现一个N400,反映了违反NP1主语优势所带来的加工成本。这说明此现象背后隐藏着语言加工的普遍机制(Wang,Schlesewsky,Bickel,&Bornkessel-Schlesewsky,2009)。前期研究进一步表明,NP1的主语优势不受论元的语义特征—生命性的影响(汉语:Philipp,Bornkessel-Schlesewsky,Bisang,&Schlesewsky,2008;Wang et al.,2009;土耳其语:Demiral,Schlesewsky,&Bornkessel-Schlesewsky,2008)。当句子出现双论元时,即需要指派题元角色(孰为施事者孰为受事者)时,可以看到论元的生命性对句子加工的影响,表现为有生命的论元优先解读为施事者,如果违反了这一优势解读,无生命施事者将产生一个N400(Bornkessel-Schlesewsky&Schlesewsky,2009a)。该结果也符合有关生命性层级的类型学概括,即在一个及物事件中,有生命的论元比无生命的论元更适合做施事者,或者说有生命施事者更为典型(Animacy hierarchy,Comrie,1989:p.185)。我们认为,前期研究中NP1的主语优势不受生命性的影响可能是受到只有一个歧义论元(NP1)的制约。可以推断在汉语中,当句子涉及到两个歧义论元时,生命性将对句子加工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那么语序和生命性多大程度影响题元角色指派?汉语是否和印欧语言表现一致?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本文利用听觉ERP实验考察汉语双论元歧义句,即名词-名词-动词句子(NP1-NP2-Verb)的解歧过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47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