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学报》 > 2015年第8期
编号:1061737
自我—他人重叠对助人行为的影响:观点采择的调节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0日 心理学报 2015年第8期
控制组,意愿,1引言,2实验1,1实验目的与假设,2实验方法,2.1被试,2.2实验设计,2.3实验材料,2.4实验程序,3结果,4讨论,3实验2,4总讨论,1自我–他人重叠对助人行为的影响,2观点采择的调
     钟毅平 杨子鹿 范 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认知与人类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长沙 410081)

    1 引言

    个体通过与家人、恋人、朋友或同事的不断接触与交往, 会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他或她, 认为“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自我–他人重叠。自我–他人重叠(self-other overlap)是指交往关系中的个体不同程度地接受和理解他人的观念、资源, 从而出现自我和他人信息表征的重叠现象(Aron, Aron, Tudor, & Nelson, 1991)。自我–他人重叠包括在某种情景下对陌生人的同情(Kang, Hirsh,& Chasteen, 2010)、与亲密个体的相似性(Aron, Aron,& Smollan, 1992; Aron et al., 1991)以及对团队成员的认同(Aguiar, Vala, Correia, & Pereira, 2008)等。大量研究都发现了自我–他人重叠现象, 例如 Batson让被试先后对自己和他人的 16种人格特质进行等级评分, 结果发现被试对自己和他人的人格特质评分的差异随人际距离的减少而减少(Myers & Hodges,2012)。Aron及其同事则通过7对不同重叠程度的圆圈(即 IOS量表:Inclusion of Other in the Self Scale))来描述自我与目标他人(或团体)的重叠程度( Aron, Mashek, & Aron, 2004), 此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是目前最常用的直接测量自我–他人重叠的方法。

    近期有研究发现自我–他人重叠可能存在不同的维度。Myers和Hodges (2012)对这些研究中自我–他人重叠的测量指标进行了因素分析, 结果发现了自我–他人重叠的两个不同维度, 即感知亲密性和重叠表征。IOS测量的结果负载在感知亲密性因子上, 而 Batson和他的同事的特质测量结果则是重叠表征因子的一部分(Myers & Hodges, 2012)。研究进一步显示无论目标人物是密友还是熟人, IOS、特质绝对差异均稳健地负载在前面两个因子上, 而其他测量指标“我们感”、感知相似性、亲密关系指数、形容词清单重叠因目标人物不同, 而负载的因子有所不同(Myers & Hodges, 2012; Myers, Laurent, &Hodges, 2014)。本研究对自我–他人重叠的测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采用IOS和“特质的绝对差异”问卷共同操作自我–他人重叠的程度, 使得观察者和目标他人在感知亲密性和重叠表征上都表现出高水平或低水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34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