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学报》 > 2015年第9期
编号:1061688
回想、熟悉性与启动在编码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日 心理学报 2015年第9期
测验,效应,1前言,2研究方法,1实验设计,2被试,3刺激材料,4实验程序,1实验1,2实验2,5ERPs记录,6数据分析,3研究结果,1无干扰条件下回想,熟悉性和启动的Dm效应分析,2干扰条件下回想,4讨论与分析
     叶晓红 陈幼贞 孟迎芳

    (1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 福建 三明 365004) (2福建师范大学心理系, 福州 350007)

    1 前言

    在过去30年里,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一直是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它反映的是一种自动的、不需要意识参与的记忆, 这种记忆与传统的、需要有意识回忆的外显记忆是功能性分离的。但以往对内隐和外显记忆的描述及区分多是针对个体在信息提取时的心理经验, 而与此相关但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形成记忆时, 大脑经历了怎样的加工过程?

    研究编码神经机制的典型范式是相继记忆范式(subsequent memory performance paradigm), 即首先通过神经成像技术记录被试学习过程中的神经活动, 然后根据随后的记忆测验结果(如再认正确与错误)对学习项目进行分类(如随后记住与随后遗忘), 并探讨不同类别在编码过程中的大脑活动差异, 从而间接探讨记忆形成时大脑的认知加工机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的研究业已证实, 随后外显提取的项目在学习过程中记录到的波幅比随后未提取出的项目更为正偏斜, 这种差异也称为“Dm (Differences based on subsequent memory performance)效应”, 它是记忆成功形成时大脑活动的特异性反映。但在内隐记忆背景下关于Dm效应的研究不多。

    早期研究大多通过内隐测验来探讨内隐记忆Dm效应, 并与外显测验(如回忆、再认)中的Dm效应进行比较, 但所得结果并不一致(Paller, Kutas, &Maye, 1987; Paller, 1990; Friedman, Ritter, & Snodgrass,1996)。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内隐测验中获得的效应是否完全反映了内隐记忆如启动的“纯加工”过程。实际上, 任何一个记忆测验中, 多种记忆过程都会同时对个体的行为产生作用(Voss & Paller, 2008)。因此研究者已不提倡单单根据测验模式来定义内隐和外显记忆, 而应把之区分为两种不同的加工过程。外显与内隐记忆加工会同时存在于任何一个测验中, 重要的是, 如何在测验中分离出外显记忆以及不带提取意识的内隐记忆加工。

    已有一些研究曾尝试在单一测验中同时获得内隐和外显记忆的神经测量, 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Schott, Richardson-Klavehn, Heinze和 Düzel(2002)首创词干补笔与再认相结合的两阶段测验方式, 在一个测验中同时获得外显记忆及不带再认的知觉启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90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