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朋友参照效应*
程度,条件,1引言,2实验1:城乡老年人的朋友参照效应,1被试,2实验设计,3材料,4实验程序,5结果与讨论,1形容词与参照人物匹配率,2自由回忆率,3实验2:教育程度对城市老年人朋友参照效应的影响,4总讨论,5结论
周爱保 刘沛汝 张彦驰 尹玉龙(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兰州 730070)
1 引言
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社会学与心理学对人际关系亲密度的研究都表明, 朋友与亲人具有相同的亲密度与重要性(费孝通, 刘豪兴, 1985;杨国枢, 林以正, 2002; 管延华, 迟毓凯, 2006; 吴慧芬, 周爱保, 2013)。在费孝通和刘豪兴(1985)提出的差序格局中, 朋友与亲人在社会关系中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心理学研究主要采用自我参照效应范式测量自我与他人(如, 亲人、朋友)的内隐亲密程度:如果与其他编码条件(语义编码、语音编码或结构编码等)相比, 他人参照条件下的回忆率较高、反应时较快; 而与自我参照条件下的回忆率和反应时相比, 差异不显著, 我们就可以认为他人包含于自我图式之内, 与自我具有较高的亲密度。采用这种范式, 杨国枢和林以正(2002)发现了朋友参照效应, 在12个目标人物中, 自己、兄弟姐妹、父亲、母亲、姑姑阿姨及同性好友的平均再认率差异不显著, 但这些条件下的平均再认率均显著高于其他条件。管延华和迟毓凯(2006)以及吴慧芬和周爱保(2013)以大学生作为考察对象, 同样发现了朋友参照效应。
心理学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朋友参照效应作出解释。第一, 文化对自我的影响。Markus和Kitayama (1991)在论述文化与自我的关系时提出独立型自我和互依型自我的理论模型:西方文化注重个人价值, 强调个体差异, 这种自我属于独立型自我; 东方文化注重集体精神, 强调个体与周围环境及人的相互依存, 并将与自己有关的重要他人(如, 母亲、朋友)视为自我的一部分, 这种自我属于互依型自我。第二, 社会对自我的影响。Clark和Mills (1979)提出的社会规范理论(communal norm theory)认为, 关系的类型在决定个体对他人利益得失关心程度中起着重要作用, 即个体在考虑利益得失时, 会将社会规范认为具有高亲密度的关系类型(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的他人包括在自我概念中。Aron和 Aron (1997)提出的自我扩展模型(self-expansion model)也指出, 自我扩展是人类的核心动机之一。人们会通过扩展自我来获得他人的资源、视角及身份认同, 即通过将他人包括进自我(实现方式为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来增强他们实现目标的能力。他们会把他人看作是自我的一部分,这样属于他人的资源、视角及身份认同感就会被纳入自我中。
过去的研究主要关注大学生的朋友参照效应,缺乏对老年人朋友参照效应的考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41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