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词汇阅读的跨语言语音干扰:语义关联判断任务的证据*
母语,1引言,2研究问题,3实验设计,1被试,2实验材料,3实验程序,4结果,1反应时,2错误率,5讨论,1二语词汇阅读时的语音信息激活,2英语词汇阅读的跨语言语音干扰,6结论
吴诗玉 马 拯(1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40) (2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1306)
1 引言
二语词汇阅读中的跨语言语音干扰,是指在二语词汇阅读时,读者因受其母语语音系统影响导致无法区分一些二语对比音(phonetic contrasts),进而造成二语心理词库的不稳固,最终干扰和影响了二语词汇语义的通达。比如,国外的两项最新研究发现日本的英语学习者在读到Rock和Key后,会错误地认为它们语义关联(Ota,Hartsuiker,& Haywood,2009,2010),这是因为日语语音体系里/l/和/r/不分,使得Rock和Lock在二语心里词库里以相同的形式贮存,读者在读到 Rock时激活了 Lock的词义(Lock才和Key语义关联)。
Ota等人的研究结论如果成立,必须要足两个条件:(1)二语词汇阅读时,语音信息自动激活,语音编码干扰词汇通达; (2) 母语语音系统影响二语语音表征,进而影响二语词汇的心理表征。这两点都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多的关注。
第一点,单词语义是经语音通达,还是经书写而直接通达,曾引起学术界很大的争议。历史文献上曾出现过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说,即词前语音编码假说(prelexical phonological recoding hypothesis)和直接视觉通达假说(direct visual access hypothesis)。前者指出,阅读简单地就是学会如何把书写的单词转换成它们的语音形式,从而通达到现存的心理词库里(Gough,1972; Klapp,1971)。后者则认为,单词阅读时有一条单独的拼写路线通达到心理词库,即无须经语音编码,语义直接经拼写而通达(Becker,1976; Paap,Newsome,McDonald,& Schvaneveldt,1982)。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针对这两大假说的研究出现了很不平衡的现象。视觉通达假说几乎再没有得到更多的实证数据支持,学术界似乎也并没有兴趣去寻找更多的证据(Luo,Johnson,& Gallo,1998),而语音编码假说却获得了越来越多数据支持,表现在实验方法上日益更新,实验证据越来越丰富。从词汇识别任务(Baron,1973)到启动实验的词汇判断任务(Lesch & Pollatsek,1993),再到语义关联判断任务(Luo et al
.
,1998),以及语义范畴判断任务(van Orden,1987; Ota et al.,201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10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