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期选择单维占优模型的过程检验*
金钱,维度,效应,1引言,1异象,1.1即刻效应(immediacyeffect),1.2共同差异效应(commondifferenceeffect),1.3数量效应(magnitudeeffect),1.4间隔效应(inte
江程铭 刘洪志 蔡晓红 李 纾(1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杭州 310023)
(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3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101)
1 引言
跨期选择(intertemporal choice)指的是人们对不同时间点的损益做出权衡的过程(Frederick,Loewenstein, & O'Donoghue, 2002)。例如, 是选择现在购买奢侈品还是把钱留到未来养老; 是吃份甜食还是坚持减肥计划等。研究者经常用以金钱为结果的二择一选择问题来研究跨期选择, 要求被试在一个小而早(smaller-sooner, SS)和一个大而迟(larger-later, LL)的金钱选项中进行选择(Jiang, Hu,& Zhu, 2014; Scholten & Read, 2010)。比如, 是选择1年后获得320元还是3年后获得520元。
主流跨期选择理论——折扣模型认为, 当面临上述选择时, 人们会以一定比率折扣未来的价值,然后通过比较折扣后的价值进行选择。比如,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Samuelson (1937)提出的折扣效用模型(discounted-utility model)认为人们按照同一比率(时间折扣率, discounting rate)对未来不同时间点的效用进行折扣。该模型不但被认为是一个规范性理论(normative theory), 同时也被认为是描述人们实际跨期选择行为的描述性理论(Frederick et al.,2002)。然而, 行为经济学的大量研究证据表明, 人们会系统地违背折扣效用模型。研究者将这些违背折扣效用模型的现象称之为异象(anomalies)。
1.1 异象
1.1.1 即刻效应(immediacy effect)
延迟的时间点从现在开始的选项比从未来开始的选项折扣率更大(Keren & Roelofsma, 1995)。比如, 某人对“现在获得100元”和“3个月后获得150元”这两选项并无明显的偏好, 但是将这两选项的延迟时间增加 1个月后, 她会偏好“4个月后获得150元”而非“1个月后获得100元”。
1.1.2 共同差异效应(common difference effect)
两个选项加上一个共同的延迟, 人们会更倾向于选择LL选项(Kirby & Herrnstein, 199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1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