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学报》 > 2016年第2期
编号:1061692
双语即时切换下非目标语言语音和语义的激活状态*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日 心理学报 2016年第2期
层面,1前言,2实验1双语理解切换中非目标语言在语音层面的激活研究,1方法,1.1被试,1.2实验材料,1.3实验程序,1.4ERPs的记录与分析,2实验结果,2.1行为结果,2.2ERP结果,3实验2双语理解切
     孟迎芳 林无忌 林静远 蔡超群

    (1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福州 350117)(2福建省福州市则徐小学, 福州 350001)

    1 前言

    掌握两种语言的双语者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 有效地从一种语言切换到另一种语言, 即双语切换(Kolers, 1966), 包括双语产生切换和双语理解切换。前者主要是指在谈话或写作过程中两种语言的转换, 而后者是指在阅读或听的过程中两种语言的转换。本文主要关注在双语理解切换过程中的认知加工机制, 其中一个焦点问题就是双语者在理解一种语言(目标语言)时是否会自动激活另一种语言(非目标语言)的记忆表征?

    对此, 研究者已进行系列探讨, 并提出了不同的学说。例如, Scarborough, Gerard和Cortese (1984)要求西班牙—英语双语者进行词汇判断任务, 在目标词(一种语言)是真词时按“是”, 目标词是非词以及非目标词(另一种语言)时都按“否”, 结果发现非目标词的反应时和非词相同, 由此认为非目标语言在任务过程中未被激活, 并提出非目标语言抑制说。但另一些研究却发现了双语者在使用目标语言时, 非目标语言自动激活的证据, 提出非目标语言激活说(Moreno, Federmeier, & Kutas, 2002; Martin,Dering, Thomas, & Thierry, 2009)。例如, Martin 等人(2009)针对威尔士—英语熟练双语者进行词长判断任务, 发现与启动词有意义联结的目标词(另一种语言)判断反应时要快于无意义联结目标词, 产生明显的启动效应。对于抑制说与激活说之间的差异, 后续研究认为与非目标语言的熟练程度有一定关系, 并进一步提出非目标语言激活融合说, 即在双语理解切换中, 如果非目标语言是熟练的母语时会自动被激活, 当非目标语言是相对不熟练的二语时, 则不会被激活(Thierry & Wu, 2004; 吴际, 王瑞明, 范梦, 李利, 陈丽华, 2013)。

    由于语言表征包括词汇和语义表征两个层面,其中词汇层面是指语言的字形和发音, 而语义层面指语言的概念意义。因此对非目标语言的探讨进一步深入到其激活层面上, 即如果非目标语言被激活,这种激活会发生在哪个层面上?对此, 一些研究采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范式, 通过词汇判断和语义判断任务分别探讨了非目标语言词汇及语义层面上的激活状态。例如, Zeelenberg和Pecher (2003)以熟练的荷兰语?英语双语者为被试, 学习阶段让被试对目标词进行词汇判断或语义判断, 随后在测验阶段呈现与目标词对应的翻译对等词(另一种语言), 要求被试进行同样的任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72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