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身份追踪中基于表情特征的分组效应*
面孔,正确率,基线,1前言,1多身份追踪中的分组表征,2面孔加工的特点及其不对称性的相关研究,3本研究的理论假设,2实验1多身份追踪中的表情分组效应(有眉毛线索),1被试,2实验设计,3实验仪器与材料,4实验过程,5实验结
雷寰宇 魏柳青 吕 创 张学民,2,3 闫晓倩,4(1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IDG/McGovern脑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875)
(3脑与学习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 100875) (4约克大学心理学院, 约克 YO10 5DD)
1 前言
1.1 多身份追踪中的分组表征
Pylyshyn和Storm (1988)最早提出了多目标追踪, 并发现观察者能够追踪的目标个数为 4~5个,正确率可以达到85%~95% (Pylyshyn, 2004, 2006;Yantis, 1992)。而日常生活中的物体都有其独特的身份特征, 为了更接近真实场景中的视觉追踪任务,Oksama和 Hy?n? (2004, 2008)提出了多身份追踪(Multiple Identity Tracking, 简称MIT)范式。在MIT任务中, 主要考察多身份追踪中目标方位与身份识别的认知机制。以往研究关注多目标追踪中身份识别的容量、效率以及影响因素等, 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假设和解释。Yantis (1992)采用7个实验验证了多目标追踪中存在虚拟多边形的知觉分组现象, 观察者会对对象的身份特征进行自动化分组加工。研究者采用眼动技术发现, 观察者更多地注视由目标组成的虚拟多边形的中心, 而较少注视单个目标, 即采用了质心加工模式(Centroid strategy or Center looking strategy, Fehd & Seiffert, 2008;Zelinsky & Neider, 2008)的策略。眼动的相关研究支持了Yantis的分组假设, 证明知觉分组是多目标追踪中保证追踪效率的主要策略之一。
在多目标追踪任务中, 尽管对象的表面特征完全一样, 但观察者仍可以通过目标的运动方位表征提高追踪成绩, 即存在基于空间的分组表征(Location-based Grouping; Yantis, 1992)。在多身份追踪任务中, 视觉对象是带有身份信息的, 在知觉上也可能会形成一种整体性, 进而有可能进行基于客体的分组表征(Object-based Grouping)。在Yantis知觉分组假设基础上, 研究者关注不同因素对于知觉分组的影响。研究发现, 相同的运动轨迹可能成为目标和非目标分组的线索(Suganuma & Yokosawa,2006)。Makovski和Jiang (2009)发现观察者在多身份追踪中可以利用追踪对象的颜色身份信息分组来提高追踪成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55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