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学报》 > 2016年第3期
编号:1061667
SPT效应的自动突显机制:来自输出监测的证据*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日 心理学报 2016年第3期
组块,编码,1引言,2实验1,1被试和编码条件,2实验材料,3实验程序,4数据分析方式,5结果,1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成绩,2“对回忆的再认”的系列位置成绩,6讨论,3实验2,1类别回忆的系列位置成绩,4总讨论,5
     李广政 王丽娟

    (1吉林大学心理学系, 长春 130012) (2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徐州 221116)

    1 引言

    记忆研究多关注于静态的物体和语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研究忽略了作为记忆研究材料的动作以及描述动作的语词刺激。然而, 日常生活中的记忆活动大多伴随着动作的发生, 记忆的表现不仅需要语词学习, 还要借助于视觉表象和情境的作用,且动作能提供更丰富多元的信息(Engelkamp &Zimmer, 1989)。直到上世纪 80年代早期, 才有研究关注动作促进记忆效果的有趣现象, 使得诸如“打开课本”、“捡起笔”之类的动名词短语作为研究记忆的实验材料出现, 并形成了独特的被试操作任务(subject performed task, SPT)范式(Cohen, 1981)。研究发现学习以视觉或听觉形式呈现的动名词短语时伴随相应的动作执行(如学习“照镜子”短语,被试要真实地照镜子或假装照镜子, 即做出照镜子的动作), 其记忆效果要显著好于语词任务(verbal task, VT)条件(被试只是默读所呈现的动名词短语,未有相应的动作)下的记忆效果(Cohen, 1981)。这种SPT下的记忆效果好于VT下记忆效果的现象被称为 SPT效应(SPT effect)或操作效应(enactment effect; Cohen, 1989)。

    SPT效应的显著性及普遍存在极大地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 并相继提出一些理论解释SPT效应(王丽娟, 李广政, 2014; Nilsson, 2000; Roediger& Zaromb, 2010)。其中一些研究从信息加工过程中编码和提取时的策略需求这一角度剖析了 SPT效应产生的原因(Zimmer et al., 2001; Zimmer, Helstrup,& Engelkamp, 2000)。具体地说, 在编码方面, 研究提出非策略加工观点(non-strategic processing view;Cohen, 1981)和情景整合理论(episodic integration theory; Kormi-Nouri, 1995)解释 SPT效应。Cohen(1981)发现加工深度能够影响 VT的记忆成绩, 却不影响SPT的成绩, 事后访问发现, 被试在SPT条件下并未采用记忆策略。据此, Cohen认为SPT的加工是非策略编码(non-strategic encoding)。此外,Kausler (1989)也认为, SPT的获取过程是“不费力的编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03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