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效用,共情,量表,1前言,2研究1,1研究目的,2研究方法,2.1被试,2.2研究工具,3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4研究结果,1人际关系,共情与社会责任感的相关分析,2共情在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影响中的中介效应,5讨论,3研究2,2.
黄四林 韩明跃 张 梅(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 (2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081)
1 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个体的核心品质,是实现社会进步和民族兴盛的关键因素。从心理学角度上看,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或帮助他人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和现实意义。已有研究表明,责任感是工作绩效(冯明,袁泉,焦静,2012;钟建安,段锦云,2004),学业成就(Singg &Ader,2001),人格健全发展(刘海涛,郑雪,2010),积极自我评价(刘海涛,郑雪,聂衍刚,2011;Singg &Ader,2001),面对挫折与失败(刘海涛等,2011)和利他行为(宋琳婷,2012;Such &Walker,2004)等一系列积极心理与行为的有效预测指标。这说明,社会责任感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幸福生活和成就事业的核心素养。因此,社会责任感始终是社会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以往对社会责任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责任感的概念、心理结构、影响因素和培养方式等4个方面。首先,社会责任感是一个多学科关注的主题,不同学科依照各自的逻辑和范式,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系统阐释,积淀了大量成果。但是也导致学界对责任感的概念仍然存在争议,不同领域使用不同的术语表达与责任相关的概念。例如,“责任”、“责任心”、“责任感”、“责任观”、“责任意识”等术语经常混用(李明,叶浩生,2009;Schlenker,Britt,Pennington,Murphy,&Doherty,1994;Wray-Lake &Syvertsen,2011)。其次,虽然多数研究者认为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内化了的行为规范或自我规定性,具有特定的心理结构(冯明等,2012;Schlenker et al.,1994),但是就心理结构的具体内容却存在着明显分歧,从两个到九个维度,并且每种维度的具体结论也不尽相同(李明,叶浩生,2009;Schlenker et al.,1994)。再次,关于社会责任感影响因素的问题一直是该领域关注的重点,已有研究考察了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家庭背景的差异(刘海涛等,2011;Kennemer,2002;Nakamura &Watanabe-Muraoka,2006),人格特征(刘海涛等,2010),和社会文化与情境等(任亚辉,2008;朱秋飞,何贵兵,2011)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最后,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一些研究开展了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论探讨(赵兴奎,张大均,2006)和教学实验(Prasertsang,Nuangchalerm,&Pumipuntu,201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21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