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学报》 > 2016年第6期
编号:1061634
躯体运动促进空间更新的环境依赖效应*
http://www.100md.com 2024年5月15日 心理学报 2016年第6期
离线,朝向,1引言,2实验1原环境中躯体运动促进空间更新,1方法,1.1被试,1.2实验材料,1.3实验设计与实验程序,2结果与分析,3讨论,3实验2新环境中躯体运动促进空间更新,1.4实验程序,4总讨论,5结论
     (1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应用心理学系;2四川绵阳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与研究中心,绵阳 621010)

    1 引言

    当个体进入新环境时,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会试图记住其所处的空间环境,以便在之后的生活中提取出有关这个空间环境的表征信息指引自己到达目的地。比如,当你来到新校园,会自然地记住学校大门、图书馆、教学楼、办公楼、宿舍等关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这个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编码、加工、存储并在之后根据需要进行提取的过程就是空间记忆过程。而对于生存在三维空间的人类来说,每天不仅要进行空间记忆,还要进行空间更新。空间更新,指个体在运动时对周围物体相对于自己身体位置和朝向的自动化更新过程(肖承丽,刘传军,2014)。比如,当你从学校大门径直走到图书馆,你会自然地知道学校大门位于你身后的方向。但是,倘若你身处其他地方,被问及“若你站在图书馆门口并面对着图书馆,请问学校大门在哪里”时,你则需要首先提取出有关图书馆和学校大门的位置关系表征,然后再更新出学校大门所在方位。

    当前学界多以双系统加工理论来解释空间行为规律。该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存在两个空间信息处理的表征系统:在线空间表征系统与离线空间表征系统。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空间更新是基于在线空间表征系统的自动化加工过程。在这个系统中,个体时刻表征着周围环境中各个物体的当前空间位置,并在个体运动时不断计算和更新周围物体的空间表征(Avraamides&Kelly,2008;Burgess,2006;Mou,Fan,McNamara,& Owen,2008;Waller,2006)。部分研究者将这种表征信息称为空间工作记忆(spatial working memory)(Bahner et al.,2014;Won&Jiang,2014;张增强等,2008)。而离线空间表征系统则存储着人所经验过的所有空间信息,供在线的空间表征系统调用(Wang,2003)。因此,也有研究者将离线的空间表征称为长时空间记忆(Solntseva,Storozheva,&Nikitin,2012)。在上述例子中,对学校大门和图书馆的空间方位信息的记忆属于长时空间记忆,主要存储在个体的离线空间表征系统中。而当个体处于其他地方,通过想象调用这一离线空间表征来指出学校大门的位置,这一认知操作则属于空间更新。

    Kelly,Avraamides和Loomis(2007)讨论了被试实现空间更新的条件,被试在原环境中学习完一个空间场景后,进行了4个实验:在原地转到新方向上完成空间方位判断任务;转移到新环境中进行相同的实验;在新环境中完成一组实验任务后返回原环境中再完成一组实验任务;在新环境中给予明确的想象指导语(如,“想象你站在原来学习的位置,面对着学习的方向”)或者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操作新环境与原环境在视觉上的相同或不同来进行实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90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