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判断与欺骗行为中自我控制的影响*
控制组,控制能力,动机,1引言,2实验1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判断的影响,1研究目的与假设,2研究方法,2.1被试,2.2实验设计,2.3实验材料与实验程序,3结果,1操作检验结果,2为自己利益,他人利益去欺骗,3情境
范 伟 钟毅平 李慧云 孟楚熠 游 畅 傅小兰(1湖南师范大学,认知与人类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2)(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1 引言
欺骗通常被视为获得私利的手段,有大量的谎言都是由自私主义所驱动的(DePaulo,Kashy,Kirkendol,Wyer,&Epstein,1996)。然而,欺骗破坏了人际间的信任和团队的长远利益,为社会规范所不容。所以如何才能高效正确的识别欺骗就变得非常重要,这有利于人们在人际活动中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有学者将识别欺骗的相关线索分为两类:一类是信息线索(informational cues),另一类是动机线索(motivational cues) (Wu,Zou,Cai,Wang,&Jin,2014)。信息线索是指能够直接用来判断个体是否撒谎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例如,逻辑矛盾,与撒谎有关的生理反应等(DePaulo et al.,2003;van Swol,Braun,&Malhotra,2012;van Swol,Malhotra,&Braun,2012)。而动机线索指的是用来间接推断个体欺骗动机或欺骗倾向的行为模式。有高欺骗动机的人更有可能被判断为撒谎者(Wu et al.,2014)。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重要的动机线索来自于个体的个人特征,例如人格、外貌以及说谎能力等。有研究者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考察了人格与欺骗行为的关系,发现某些人格特点与欺骗行为存在相关,比如创造性人格与说谎行为显著正相关(Gino&Shea,2012)。社会心理学家也发现个体的特质会显著地影响欺骗判断(O'Sullivan,2003)。还有研究者发现,无论他人是否说谎,总有一部分人被认为讲的是真话,还有一部分人总是被认为在撒谎(Bond,Kahler,&Paolicelli,1985;Zuckerman,DeFrank,Hall,Larrance,&Rosenthal,1979),这种效应被称为行为偏见(demeanor bias)。还有人发现个体的自我控制特征也可能导致撒谎判断的行为偏见,若识别他人是高自我控制个体,则更倾向于判断他人具有低说谎动机;若识别他人是低自我控制个体,则更倾向于判断他人具有高说谎动机(Wu et al.,2014)。这些研究表明自我控制作为一种动机线索,也有可能会影响到个体的欺骗判断。
自我控制是指为了保持或促进合作,抑制不必要的自动行为倾向的能力,所以又被称为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被认为是内部自然冲动与外部文化需求之间的监管机制(Hofmann,Friese,&Strack,200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1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