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调在汉语音节感知中的作用*
韵母,声母,1引言,2实验1声调在音节感知中的相对作用,1方法,1.1被试,1.2设计和材料,1.3实验程序,2结果与分析,3讨论,3实验2声调与声母,韵母在音节感知中的共同作用,4总讨论,5结论
赵 荣 王小娟 杨剑峰(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西安 710062)
1 引言
口语词汇识别是认知科学, 尤其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大量的实验证据, 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认知理论模型(Marslen-Wilson & Tyler,1980; McClelland & Elman, 1986)和神经生理模型(Hickok, Houde, & Rong, 2011; Hickok & Poeppel,2007)。这些模型大都基于英语等非声调语言的研究(Malins & Joanisse, 2012), 而口语词汇不仅包含元音、辅音等音段信息, 还包含重读、声调、语调等超音段信息, 合理的口语词汇识别模型需要考虑两种信息共同作用的机制(Schulze, Zysset, Mueller, Friederici,& Koelsch, 2011)。因此, 对声调等超音段信息加工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详见综述Gandour, 2006; Jongman, Wang, Moore, & Sereno,2006)。
音节感知是口语词汇识别的早期阶段, 是从连续语音的声学线索中检测和区分出音节及其成分单元的过程。汉语音节感知需要同时觉察出结合在一起的音段(声母、韵母)和超音段信息(声调), 揭示声调在音节感知中的作用能有效探讨音段与超音段信息的相互作用机制。
汉语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构成, 声母和韵母属于音段信息(即构成音节的元音、辅音等音位信息), 而声调属于超音段信息, 附着在音段信息之上。研究者对声调在心理词典中的表征机制(Malins & Joanisse, 2012; Zhou, Qu, Shu, Gareth,& Marslen-Wilson, 2004)、儿童声调知觉的发展(Liu,Chen, & Tsao, 2014; Meng et al., 2005)以及声调感知加工的大脑神经机制(Kung, Chwilla, & Schriefers,2014; Luo et al., 2006)等问题都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汉语音节感知的研究中, 杨玉芳(1989)以及杨玉芳和金凌娟(1988)很早就探讨了汉语声调的知觉机制。但是, 大部分研究致力于探讨声调的范畴知觉及其影响因素(席洁, 姜薇, 张林军, 舒华, 2009;王韫佳, 李美京, 2010), 如郑秋晨(2014)的研究发现, 元音的内在音高会影响声调范畴感知(T1到T2)的边界位置。然而, 声调与音段信息在音节感知中的共同作用还没有得到深入地探讨, 在行为与认知神经层面都缺乏相应的实验证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0160 字符。